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贵州省涉路工程施工监测技术指南(试行)》2025.docx

《贵州省涉路工程施工监测技术指南(试行)》2025.doc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技术指南

JTZN52/T02-2025

贵州省涉路工程施工监测技术指南

(试行)

2025-01-21发布2025-01-21实施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发布

-1-

前言

随着我省公路建设发展和公路里程增加,涉路工程施工数量日益增多,涉路工程施工监测是保障既有公路建(构)筑物安全重要手段之一。为规范我省涉路工程施工监测工作,结合贵州省实际制定《贵州省涉路工程施工监测技术指南》。

本指南按照“适用性、经济性、先进性、指导性”的原则,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涉路工程施工监测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吸收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后,经讨论研究,完成本指南编制。

本指南共8章,分别是: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与定义;4.基本规定;5.监测内容;6.监测方法;7.监测预警;8.资料整理。

批准单位: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编制单位: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黔中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宏信创达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

主要审查人:蒋永生全圣彪孟庆生王晓刘宇松张祝兴何刚

主要编制人:滕红俊叶爱军陈开强李春峰张宝安刘金山姚曙光邱童春杨友超范福强宋昕禹颜庆宇苏晓亮陈乾杨胜波安邦超曾耀白建市余果彭宇肸王静方正峰曹俊姜波王琦高杨周娟刘朝跃廖廷周朱仕望何胜利张旭蒋冬情李光旭

目次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与定义 3

4基本规定 4

4.1一般规定 4

4.2工作程序 4

4.3监测等级 6

4.4监测周期与频率 8

5监测内容 10

5.1一般规定 10

5.2监测项目 11

5.3测点布设 12

6监测方法 15

6.1一般规定 15

6.2水平位移监测 15

6.3竖向位移监测 16

6.4裂缝监测 16

6.5倾斜监测 17

7监测预警 18

7.1一般规定 18

7.2预警阈值 18

7.3预警响应 19

8资料整理 20

8.1一般规定 20

8.2数据处理 20

8.3信息反馈 21

附录A涉路工程施工影响区范围 23

附录B桥梁测点布置 26

附录C隧道测点布置 27

附录D路基测点布置 28

1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贵州省涉路工程施工监测工作程序、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预警及资料整理等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涉路工程施工期间影响贵州省内既有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构)筑物的监测工作,其他公路可参照执行。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

(1)GB50026工程测量标准

(2)GB504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3)GB509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4)JT/T1037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5)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6)CJJ/T202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

(7)TB10314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程

(8)JGJ12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9)JTT52/18贵州省公路涉路工程安全技术指南

(10)JTT52/08贵州省公路边坡自动化安全监测技术指南

(11)JTT52/20贵州省公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指南

3

3术语与定义

3.0.1施工影响区

涉路工程施工对既有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可能产生影响的区域。

3.0.2监测等级

根据涉路工程施工影响区、公路等级、基础设施技术状况、工程地质条件等风险因素,对涉路工程施工监测工作进行的等级划分。

3.0.3简易监测

采用拉线法、埋桩法、埋钉法、上漆法、贴片法等简易手段监测既有公路建(构)筑物变形的方法。

3.0.4专业监测

采用全站仪、GNSS、静力水准装置等专业设备对既有公路建(构)筑物进行的专业、系统性的监测活动,包括人工与自动化监测手段。

3.0.5监测控制值

对既有公路建(构)筑物监测数据变化量所设定的变形允许值的限值。

4

4基本规定

4.1一般规定

4.1.

文档评论(0)

沧海一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