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银花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DB43/T××××—2022

山银花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银花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的外植体采集、外植体处理、培养基制备、组织培养、移栽、容器苗培育、苗木管理、苗木出圃、档案管理等生产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山银花组织培养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LY/T1882LY/T1000

育苗技术规程

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容器育苗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山银花LoniceraeFlos

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灰毡毛忍冬(LoniceramacranthoidesHand.-Mazz.)。

3.2壮苗培养Strongseedlingculture

将增殖的山银花丛芽剪成单芽茎段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使其生长粗壮。

4外植体采集

4.1采集时间

宜在春季3-4月晴天叶片表面露水干后采集外植体。

4.2采集方法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集外植体。从当年生嫩枝上剪取带顶芽或腋芽的茎段,留叶柄基部,去掉叶片。将采集的嫩枝低温保湿带回实验室,取嫩枝顶端4cm-6cm作为外植体。

5外植体处理

2

DB43/T××××—2022

5.1清洗

用自来水冲洗外植体3次~5次,用软毛刷蘸中性洗洁精溶液轻轻刷洗,再用流水冲洗外植体至洁净。

5.2灭菌

在超净台上将外植体浸泡在75%酒精10s,无菌水冲洗2次~3次,用添加2滴~3滴吐温-80的0.1%升汞溶液浸没外植体5min,无菌水冲洗4次~5次,用灭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

6培养基制备

6.1培养基配方

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壮苗培养基与生根培养基的配方见附录A.

6.2培养基配制、灭菌与保存

按照LY/T1882执行。

7组织培养

7.1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5℃±2℃,光照时间h·d-1,光照强度30?40mmol·m-2·s-1。

7.2初代培养

将灭菌的外植体切成长1.5cm~2.5cm的小茎段,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培养30d左右。

7.3继代培养

7.3.1初代转接

将初代培养诱导的萌芽切成长2.0cm~2.5cm的茎段,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

7.3.2继代转接

将继代培养增殖的丛生芽按2个~3个芽为一个单位分开,切去基部褐变的愈伤组织,接种在新的继代培养基上。

7.3.3继代周期

每隔25d~30d将继代苗转接到新的继代培养基,继代培养控制在16代内。

7.3.4增殖材料更新

3

DB43/T××××—2022

增殖材料继代培养超过16代或出现退化,苗细弱时,宜重新采集外植体更新繁殖材料。

7.4壮苗培养

将继代苗剪成长2.0cm~2.5cm茎段,接种在壮苗培养基上。

7.5生根培养

6.3.5.1生根接种

从壮苗培养的组培苗中挑选高2.5cm~4.0cm的健壮苗,分割成单株后转接在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

6.3.5.2生根周期

生根培养25d~30d后,待长出完整的根系后炼苗移栽。

7.5炼苗

当组培苗根长度达到1.0cm~1.5cm时进行炼苗,将组培瓶苗移到温室大棚。炼苗温度控制15℃~30℃,自然光下闭口炼苗7d~10d。

8移栽

8.1移栽容器

选用穴盘或底部有孔的育苗盘。

8.2移栽基质

泥炭土70%,珍珠岩30%。

8.3移栽时间

宜在春季、初夏和初秋时移栽。

8.4移栽方法

从培养瓶中取出炼苗后的生根苗,清水洗净根部培养基。在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0.1%溶液中浸泡3min~4min,取出后移栽在盛有基质的移栽容器中,用该瑞毒霉锰锌溶液淋透移栽基质。

8.5移栽苗管理

4

DB43/T××××—2022

将移栽的组培苗置于有自动喷雾设备的塑料大棚中,覆盖遮光率85%的遮阳网,开启自动喷雾设备。移栽50d~60d后将成活的组培苗栽植在育苗容器中,进行容器苗培育。

9容器苗培育

9.1容器

宜选用塑料营养杯,规格9cm×9cm或10cm×10cm。

9.2基质

泥炭土80%,珍珠岩20%。

9.3基质消毒

栽植组培苗前1d~2d,用70%甲基托布津或75%百菌清或58%甲霜锰锌1000倍液淋透基质。

9.4栽植方法

在育苗容器中装填约1/2的基质,将组培苗栽植在育苗容器中,加满基质,淋足定根水。

9.5苗木管理

9.5.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