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养牛生产基地与牛场建设.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形式??常用的有钟楼式、半钟楼式和双坡式3种。1钟楼式:通风良好,但构造比较复杂,耗料多,造价高,不便于管理。2半钟楼式:通风较好,但夏天牛舍北侧较热,构造亦复杂。3双坡式:加大门窗面积可增强通风换气,冬季关闭门窗有利保温,牛舍造价低,可利用面积大,易施工,适用性强。4排列方式??牛舍内部母牛的排列方式,视牛数的多少而定,分单列式、双列式和四列式等。牛群20头以下者可采用单列式,20头以上者多采用双列式。在双列式中,由于母牛站立方向的不同,又分为对尾式和对头式2种。以对尾式应用较广,因为牛头向窗,有利于通风采光多传染疾病的机会少多挤奶及清理粪便工作比较方便,但饲喂不方便。对头式的优缺点与此相反。内部设备??在对尾式中,牛舍内部中央有一条通道,宽约1.5—1.65m,为清除通道两旁排尿沟内粪便、挤奶及照料母牛时行走之用。每侧墙壁与饲槽之间有给饲通路,宽约1.2—1.3m。中央通路两旁的排尿沟宽约30—40cm,微向暗沟倾斜,以利排水。自动饮水器是由水碗,弹簧活门和开关活门的压板所组成,可在每头牛的饲槽旁边离地约0.5m处装置,当牛饮水时,用鼻镜按下压板,即可饮水,饮毕活门自动关闭。据试验,采用自动饮水器,奶牛产量可提高10%—12%。散放式牛舍??奶牛除挤奶时外,其余时间不加拴系,任其自由活动。一般包括休息区、饲喂区、待挤区和挤奶区等。母牛可随意走到休息区和饲喂区,在挤奶区(间)集中挤奶。饲喂和挤奶后可到休息区休息,以防寒防暑。每头牛的床地面积一般为1.5—2.0m2。第九章??养牛生产基地与牛场建设第一节??养牛生产基地建设基地建设的意义和任务建立商品牛生产基地的中心任务是完善服务配套体系,实现畜牧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生产,逐步形成种、养、加一体化生产体系多产、供、销售贸一条龙经营体系,以保证养牛业生产的持续、稳定、优质、高产和高效益。23145四是领导重视,业务部门得力,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改良工作有一定成绩。三是繁殖改良、饲料加工、疫病防治、产品流通体系初具规模;一是草场、饲料资源多,有发展养牛前途;二是牛多,有一定的改良基础,存栏牛2万头以上,商品率在10%以上;拟定商品牛生产基地县的标准:基地建设的原则与步骤经调查和科学论证,确定黄牛改良方向,以利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优良牛品种潜力。分析当地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条件,合理布局畜产品加工业。制定出最佳的农村产业结构和畜牧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以利捉高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的经营效果。321因地制宜,适当集中,专业化生产与全方位综合开发相结合,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带动整个畜牧业生产。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结合起来,不断用政策调动、协调和保护生产者积极性。基地建设的内容与项目1基地建设可分为5大体系:2一是以牛的品种改良和繁育体系为主体。3明确改良方向,目标、区域和任务;4选择杂交改良父本品种,确定杂交改良方法;5合理布局黄牛改良点和建立养牛专业乡、村和示范户,逐步完善冷冻精液配种网点;6组织改良牛生产性能的测定;建立技术档案和良种登记;抓好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母牛“三率”;组织赛牛会,评比奖励。同时,组织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联合办经济实体,研究:不同品种牛最佳的杂交组合和改良;理想型牛的生产指标和等级标准;种牛的选择方法和后裔测定;提高牛的受配率、受胎率及产犊成活率的方法和途径;商品牛最佳的牛群结构和投产时期;良种登记标准和方法等等。1二是以饲料和饲养体系为基础。2调查当地饲料、草场资源,制定和筛选出经济、可行的饲料配方和典型日粮;3推广玉米青贮和干草调制技术,进行秸秆碱化和氨化处理;4改造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封滩、封山育草,划区轮牧,以草定畜;5制定和执行农村改良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推广新技术,合理使用饲料营养添加剂和配合饲料。组织技术力量研究:改良牛饲料能量和蛋白质营养标准;农村集约化经营规模和方式;蛋白质、能量及添加剂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牛典型日粮调查与分析;不同生理期牛的饲养管理规程;肉牛经营技术研究(诸如品种选择、杂种优势利用、肥育方法、屠宰年龄、胴体等级、分割等);草山草坡利用,组织季节性养牛生产技术研究。三是以疫病防治体系为安全措施。培训技术骨干,形成县、乡、村兽医卫生网络;0103调查当地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规律与季节,制定出一套疫病防治制度和措施;02参加畜禽保险组织,解除畜主后顾之忧。?04畜牧兽医部门研究: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发病规律和防治办法;内科及代谢病发病规律及预防措施;不孕症

文档评论(0)

135****2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