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阳光bānlán,微风含香。níngwàng水绘园,杨柳依依,亭台楼阁,倒映水中,充满了空灵的神韵,把游客带到A(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境界。登上古城墙,fǔkàn园景,水绘园宛如一幅典雅高洁??B意境优美的山水画。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A处。

A处的词语是??????。

3.文中B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二、选择题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紫藤萝瀑布》运用托物物言志的手法,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B.《伟大的悲剧》是传记文学,弘扬了人类探索、奉献的崇高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C.光未然的《黄河颂》主要运用间接抒情的方式,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磅礴的爱国激情。

D.制定活动方案,要包含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日程安排和人员分工等内容。力求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操作性强。

三、名著阅读

5.七年级拟开展“读名著·循光而行”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帮小文完成名著榜样人物名片的制作。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围绕专栏主题选取一件典型事件,并撰写人物点评。

名著榜样人物名片

人物:尼摩船长

出处:《海底两万里》

典型事件:

人物点评:

?

?

?

(2)小语想选择《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作为榜样制作人物名片,小文则认为不妥当,两人展开了讨论。请你完成对话。

小语:祥子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

小文:我认为不适合。虽然祥子一开始为了实现梦想,积极向上,但在经历了几次磨难后就①??。

小语:可是,我认为造成祥子最后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时社会黑暗;二是他身边人对他的影响,例如:②????。

(3)小文为《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拟了一副对联,请你把下面六个词语组成一副契合名著内容的对联。

水下航行???????闯岁月???????拼命拉车??????奋力探险?????风雨挣扎????????显精神

上联:骆驼祥子

下联:阿龙纳斯

四、名句名篇默写

6.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经典诗文,美好永恒。读“出淤泥而不染,①”(《爱莲说》),感受周敦颐的高洁品质;读“晴空一鹤排云上,②”(《秋词》),体验刘禹锡的豪迈精神;读“③,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体会李白的乡思;读“④,关山度若飞”(《木兰诗》),欣赏木兰奔赴战场的雄姿;读“⑤,”(《游山西村》陆游),领悟逆境中充满光明与希望的道理;读“⑥,(《望岳》杜甫),汲取到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积极力量。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王安石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春夜①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注】①王安石公元1059年(嘉祐三年)上变法万言书,未被采纳。直到公元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神宗准备实行新法,到四月才召他进京面对。经过二十六年的漫长岁月,王安石遇到了赏识他主张的锐意变法的新帝。他在值宿皇宫的时候,面对良宵春色,写下此诗。

【丙】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①文动笔如飞,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调知鄞县恶②,起堤堰,决陂塘③,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④,邑人⑤便之。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⑥博济其说,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以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注】①属(zhǔ):撰写。②鄞县:地名。③陂(bēi)塘:池塘。④俾(bǐ)新陈相易:使新年的粮食和陈年的粮食能够相互交换。⑤邑人:同县之人。⑥辨:同“辩”。

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

8.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少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