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茶文化学
(TeaCulture)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0
课程性质:选修
课程属性:专业类
开设学期:第4学期
适用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对先修的要求:无
对后续的支撑:无
一、课程的教学理念、性质、目标和任务
《茶文化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了解中国是茶树、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在中国茶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特点。《茶文化学》是—门茶学、历史学与文化学的交叉学科。本课程蕴含的内容丰富,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的发现利用,茶类和茶具的发展演变,茶艺与茶道,饮茶习俗,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茶事文学艺术、茶的传播、茶对古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世界各国的茶文化特点等;主要从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等方面阐述了茶文化。承担着提高学生对茶叶、茶文化乃至传统文化的认知,弘扬传统文化的任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各教学环节,简明、系统地向学生阐述茶文化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规律。让学生对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茶树与茶叶,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茶事艺术文化作品,茶叶与茶文化的对外传播,饮茶习俗等有系统的掌握和学习。
三、课程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程以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为主线,以制茶、饮茶方式和相关的茶文化表现形式为辅线,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把散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充分掌握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茶文化形式,不同地域的茶文化形式。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在“饮茶习俗”、“茶事艺文”等相关内容的章节进行翻转课堂,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按小组完成之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会发布相应的作业和任务由学生完成。按照作业和任务的达成度来计算成绩随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
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国茶文化,掌握相关的茶文化知识,并具备能够不断地学习和弘扬传统茶文化的能力。
1
4
9
2
使学生掌握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世界茶业基本情况,具备相关的国际视野。
4
8
3
使学生掌握茶叶及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具备从中发现相关历史规律的能力。
3
4
4
使学生具备鉴赏茶事艺文作品的能力。
10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32学时)
????第一章?????茶文化简史????????????学时数:6
第一节茶树的起源1学时
第二节饮茶的起源与演变2学时
第三节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2学时
第四节茶文化的对外传播1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茶树的起源,饮茶的起源与演变,茶具的发展,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掌握茶文化形成与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茶树的原产地,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茶树的起源学说,掌握茶树的原产地;了解饮茶的起源与演变,熟练掌握唐代煮茶法、宋代点茶法、明代以后泡茶法;理解茶具的发展过程与茶具的种类;掌握茶文化的对外传播,理解茶叶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熟练掌握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组织与实施:以课前预习,课中梳理,课后总结的方式进行。课前教师在线上学习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预习章节内容。课中以问题式教学、目标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结合讲授式教学的方法进行,让学生深入学习章节内容。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对章节知识进行梳理,同时通过作业检验学生对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茶树与茶叶????学时数:2
第一节茶树1学时
第二节茶叶1学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茶树的生育特性,茶树的适生环境,茶叶的分类,基本茶类的初制工艺和品质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茶树的适生环境,基本茶类的初制工艺。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茶树的一生,茶树的根茎叶花果,“花果香会”,茶树的适生环境,茶类的形成与发展,茶叶的分类,基本茶类的初制工艺和品质特点,再加工茶类。
教学组织与实施:以课前预习,课中梳理,课后总结的方式进行。课前教师在线上学习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预习章节内容。课中以问题式教学、目标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结合讲授式教学的方法进行,让学生深入学习章节内容。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对章节知识进行梳理,同时通过作业检验学生对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茶与社会????????????????????????学时数:8
第一节茶政与茶法2学时
第二节茶与儒释道4学时
第三节茶馆文化2学时
教学目的:理解历代的茶政与茶法,理解茶与儒、释、道的关系,理解茶馆文化的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茶政与茶法,茶与儒释道。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理解历代的茶政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AD制图》课程教学大纲.docx
- 《茶艺》课程教学大纲.docx
- 《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创意农业》课程教学大纲.docx
- 《分子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 《农业设施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x
- 《盆景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葡萄酒文化》课程教学大纲.docx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