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1.020
CCSY75
DB31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XXXX—XXXX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回收规程
Regulationforrecoveryof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bottles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1/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纺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DB31/TXXXX-XXXX
引言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19年7月1日实施,标志着上海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正式步入法
治化的轨道。据报道,截至2021年10月,上海干垃圾日处置量14809吨,下降27.7%;湿垃圾日分出
量9667吨,增长77%;可回收物日回收6439吨,增长1.4倍;有害垃圾日分出量2吨,增长14.6倍。
在资源化利用方面,上海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
在充分肯定上海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涉及
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的系统工程。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
好水平”,上海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和循环再生利用等方面
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提升。
我国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实际产量已达60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其中超过90%是以废弃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制成的循环再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以下简称PET)
纤维。2017年我国进口废弃PET瓶/片215万吨,基础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达36%。
2018年“洋垃圾”禁令实施后,大部分进口瓶片因指标超标发生退港,导致国内循环再利用PET
纤维行业原料缺口增大,相当一部分循环再利用PET纤维企业被迫提前进行设备检修或减产,一度出
现了“原料荒”。
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石油资源日
趋匮乏,以及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依据《上海市可回收物
回收指导目录》、《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中对可回收塑料的通知精神,并
结合国内对循环再利用PET瓶片,特别是对高品质循环再利用PET瓶片或切片的巨大市场需求,特制
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回收规程》上海市地方标准。
希望通过本文件的制定、宣贯,并在政府部门的推动、可回收物回收经营者的配合下,以标准引导
本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废塑料瓶的产生单位和个人,能够从废塑料瓶的投放源头即对PET瓶进行识别
和分类投放,以利回收及下游企业对PET瓶的资源化利用,这不仅可以有效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初次
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还兼具污染物减排的协同效益,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与此同
时,希望PET瓶类包装产品的生产链企业,从产品设计的源头开始,按照GB/T16716.4标准要求,系
统提高产品及包装的可回收再生性设计,为PE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