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课导入温故知新探究新知拓展提升随堂练习课堂小结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光伏农业,助农增收,低碳富农!因地制宜(1)哪些地方适合种植农作物?(2)哪些地方适合发展林业?(3)哪些地方适合渔业?(4)哪些地方适合发展牧业?探究活动: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回答问题。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宜林则林”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种植。这叫“宜粮则粮”这里降水稀少,但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因地制宜阅读材料请同学们阅读材料,结合下列例子,总结影响我国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光照:农作物生长离不开光照。不同农作物对于光照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瓜果生长成熟需要充足的光照,而多汁牧草则可以在光照较差的条件下旺盛生长。热量: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必须满足一定的热量条件。热量条件不同,农作物的产量、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也不相同。水分: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分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比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地形和土壤: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壤的性质和肥力不同,其适宜种植的作物和生产力也不同。作物生长需要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和土壤等。(1)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为什么?(2)我国海南岛上香蕉树、四川盆地柑橘树、山东丘陵苹果树。为什么?(3)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北方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为什么?土壤差异、气候差异热量条件差异水源条件差异总结:因地制宜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活动,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A为城市郊区,适合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原因:距离城市中心较近,农户减少交通运输投人,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人;靠近消费市场,需求量大。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适合种植水稻、小麦、农玉米。原因:此处远离市区,地势平坦,水源丰富,耕地面积大,可以使用大型农业机械,便于大面积种植。在图中,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A、B、C、D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因地制宜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活动,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在图中,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A、B、C、D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因地制宜C地为山地,适合种植果树等经济林木,开发旅游资源。原因是该处地势崎岖。D地为海洋,适合发展渔业。原因是该处有充足的海域。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可行。A地距离城市近,市场对蔬菜、花卉、鱼、肉、乳、禽、蛋的需求量大,而且价格比水稻高,所以将水稻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禽、蛋生产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因地制宜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活动,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在图中,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A、B、C、D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请同学们读图“我该种什么好呢?”,说说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哪些方面。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市场需求量、交通运输、技术水平、国家政策等因素。因地制宜请你根据下列图文资料,请你总结一下科技对中国农业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水稻平均产量不到4500千克/公顷,目前超级杂交水稻已突破12000千克/公顷,使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图为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在试验田中。温室、大棚等通过调节温度、湿度等植物生长条件,突破了植物生长的季节和地域限制。例如,北方地区居民在冬天可以吃到当地产的多种多样的蔬菜、水果,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图为蔬菜大棚里西红柿喜获丰收。科技强农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根本改变了人工劳作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图为收割机在收割水稻。华北、西北等缺水地区大力推广滴灌、喷灌技术。该技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按需按量灌溉,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图为农田滴灌设施。科技强农探究活动: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作用”的调查研究。下面是他们整理的结论,从A、B、C中任选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授课课件 1.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1.1.2 行政区划.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授课课件 1.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1.2 人口.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授课课件 1.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1.3 民族.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授课课件 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1 地形.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授课课件 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2 地势.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授课课件 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2.1 气候(一).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授课课件 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2.2 气候(二).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授课课件 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2.3 气候(三).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授课课件 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3.2 河流(二).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精品授课课件 2.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3.3 河流(三).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