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积分
都是垃圾
撒旦发生发大
水范德萨
发撒旦
浅谈行政诉讼审前程序构建
丁海
行政诉讼审前程序是行政诉讼审判程序的准备程序,我国行政诉讼法到目前尚没有关于单独设置审前程序的明确提法,但随着“正当程序”原则对我国诉讼程序立法影响的不断加深以及“公正与效率”原则对行政诉讼审判实践的迫切要求,关于审前程序的设置已成为行政诉讼庭审方式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所谓行政诉讼审前程序主要是指在案件开庭前包括立案审查,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举证通知书、起诉状、开庭传票以及庭前举证指导和证据交换等程序的总和。这些审前程序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件审理的总体效率和效果。我们目前所实行的立审分离制度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分工明确,防止乱收案和办黑案等积极作用,但长期审判实践表明,这种分工正在成为影响行政案件审判效率和审理效果的主要障碍,这主要因为行政案件无论在案件主体还是争议焦点以至审理程序上都与民事和刑事诉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行政案件的立案审查与庭前准备也不应套用民事和刑事诉讼的做法,而应结合行政诉讼的自身特点和法律原则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制度措施。所以要想构建高效科学的行政诉讼审前程序,就必须对当前的某些做法进行必要的改革,以下笔者主要从当前行政诉讼审前程序中关于庭前立案审查、举证指导和证据交换这三方面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立案审查制度的构建
我们当前实行的立审分离制度,是套用民事案件的操作规程,即由立案庭负责案件的审查和受理以及向原告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举证通知书的工作,由行政审判庭负责案件的开庭审理和判决等工作,至于向被告送达起诉状、举证通知书和开庭传票的工作,则有的法院由立案庭负责,有的法院由行政庭负责。但是经过长期的审判实践检验,这种分工在实践上却成为阻碍行政案件审判效率和审理效果的主要障碍。这主要表现在:
1、近年来由于行政机关的行政职能的不断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行政案件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多,只要公民权与行政权发生碰撞,公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法院说理,而往往不去仔细研究应通过何种程序保护自己的权利才符合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案件不做详细审查就贸然收案,就可能会出现在案件已经进入审理程序后才发现被告主体不适格、原告诉讼请求重复或多个请求不属同一法律关系、原告的诉请须先经行政复议或其他行政途径解决或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等情况,使本来可以在立案审查时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必须经开庭审理后才能解决,既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也造成当事人的诉累和不理解,更容易造成当事人在心理上与法院的对立情绪;
2、由于行政案件的审限较短,行政案件的庭前准备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禁不起拖拉,而在工作实践中,由于立案庭肩负着大量的包括刑事、民事案件在内的立案和庭前准备工作,所以常常出现行政案件庭前准备时间过长,案件移交行政审判庭时间较晚等情况大量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行政案件的审判效率;
3、由于行政案件的立案审查工作与民事和刑事案件相比要相对复杂,而当前各基层法院立案庭负责收案的立案人员又不可能对各种法律都样样精通,甚至有些立案员只是临时聘用人员或人民陪审员,所以让这些人来负责行政案件的立案审查,容易导致行政案件收案的随意性和混乱局面,而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行政审判庭,这无疑造成了重复劳动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把行政案件的立案审查工作交由行政审判庭来行使,具体做法是:
据交换对任何案件来说都是必要的。特别是法律规定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庭前的证据交换过程却可以使当事人双方的争议通过证据的比较趋于明朗化,再加以审判人员的适当工作,往往可以使当事人之间更好的进行沟通理解,从而化解矛盾,达到息诉止争的良好作用。所以,虽然最高院的证据规则没有对庭前证据交换加以过多强调,但笔者认为应将其作为行政诉讼庭前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加以对待。具体做法是:
1、首先在举证通知书中告知双方当事人证据交换的规则及法律后果,如当事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交用以支持自己主张的全部证据材料和各自认为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逾期则要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等;
2、证据交换的时间一般可定在被告提交答辩状后至开庭前三天之间的范围内,由于行政案件的审限较短,所以不宜象民事诉讼那样由当事人协商证据交换的时间,而应由审判人员在适当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由法院确定交换时间。对于当事人由于特殊原因要求延期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合理审查后允许其延期,但一般不应超过一个月;
3、证据交换由案件主审人负责,并由书记员以证据交换笔录形式记录在卷。需要注意的是,证据交换不是开庭,在交换证据时只让双方当事人就交换的证据发表概括性质证意见即可重要的是将双方均无异议的证据记录在卷,在庭审时对双方均无异议的证据不再进行质证;
4、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doc
- 浅谈项目融资中的有关法律问题.doc
- 浅谈行政法的价值特点(1)论文.doc
- 浅谈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及提升途径.doc
- 浅谈虚拟语气的特殊用法.doc
- 浅谈要素浅谈要素式公证书制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的应用.doc
-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知识的引入及对有机化学教学的辅助作用-2019年教育文档.doc
- 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应用.doc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干部、学生会干事培训方案.doc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党总支工作总结.doc
- 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pptx
-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pptx
-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解密——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件).pptx
-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解密——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课件).pptx
- 2025年高一政治同步课堂(统编版必修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课件).pptx
-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全考点精品课件(新高考通用)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pptx
- 2025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考点精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角度梳理(课件).pptx
- 烤面筋制作技术与配方.doc
- UG40通信协议(最新整理版).docx
- 客户投诉与客户满意度管理.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