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07.040CCSA75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802—2024
1:50万三维地质格架建模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ovincial1:5000003Dgeologicalframeworkmodeling
2024-05-15发布2024-09-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802—2024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总则 2
6数据准备 4
7模型构建 6
8模型质量控制 7
9报告编制与资料汇交 7
附录A(规范性)编码规则 9
附录B(资料性)1:50万三维地质格架建模报告提纲及主要内容 10
附录C(资料性)1:50万三维地质格架模型说明书提纲 11
DB52/T1802—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武汉地大坤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省土地矿产资源储备局、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贵州省战略矿产智慧勘查重点实验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琦、吴冲龙、张慧、田宜平、蒋开源、曾禹人、李岩、张志庭、张夏林、翁正平、李俊杰、武永进、龚和强、黄艺、张厚松、代传固、吴开彬、牟军、李家斌、熊兴国、覃永军。
DB52/T1802—2024
1
1:50万三维地质格架建模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50万三维地质格架建模的总则、数据准备、模型构建、模型质量控制、报告编制与资料汇总等。
本文件适用于1:50万三维地质格架的建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4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GB/T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CH/Z1051-2021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DZ/T0179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
DZ/T0197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DZ/T0257-2014区域地质调查规范(1:250000)DZ/T0273地质资料汇交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地质大数据geologicalbigdata
一种源于各类地质观测、研究和钻探、物探、化探、遥感等的多源、多维、多类、多量、多尺度、多时态、多主题的时空大数据,具有超高维度、超高计算复杂性和高不确定性特征。
3.2
三维地质建模three-dimensionalgeologicalmodeling
在虚拟三维环境下,将空间信息管理、空间分析、拓扑推理、地学统计分析和图形可视化等工具结合起来,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三维地质结构与属性的模拟和数字孪生的技术方法与过程。
3.3
三维地质模型three-dimensionalgeologicalmodel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角点网格三维数据结构模型,利用相关资料通过内插和外推建立的带有图元属性、地质属性和相互约束关系的三维数字化、可视化虚拟孪生地质体。
注:按照模型承载的信息内容分为三维地质结构和三维地质属性模型,描述的对象和任务类别分为地形、地质构造、地层或侵入岩体、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模型。
DB52/T1802—2024
2
3.4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three-dimensionalgeologicalstructuremodel
表达三维地质体的几何形态、空间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三维模型。包括地质体涉及到地层界面、沉积相界面、变质相界面、矿体界面或蚀变带界面、构造界面等要素的几何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3.5
三维地质属性模型three-dimensionalgeologicalatt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J04_T 249-2024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ocx
- 23G518-1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无吊车).docx
- DBJ04_T 312-2024 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标准.docx
- DBJ04_T 241-202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ocx
- 23G523-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docx
- DBJ04_T 316-2024 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结构技术规程.docx
- DBJ04_T 248-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ocx
- 24CJ40-50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五十).docx
- DBJ04_T 295-2024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技术标准.docx
- DB52_T 1723-2023 城市道路占道作业交通组织与安全设施设置要求.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