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6.08 第一次修改稿)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doc

(2016.08 第一次修改稿)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工程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艺术学

授权领域名称

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

英文名称

ArtandDesign

领域代码

135108

归口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填表日期

2015年6月23日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处制表

工作小组签名:

组长:

成员:

一、学科点简介

本学科点现有教职员工共75人,其中专职教师6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校内)14人,双师型教师21人,博士9人,海外留学经历教师13人,国内访学教师9人,企业挂职锻炼22人,教育部设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设计专业分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武汉工程大学教学名师2人。另有校外兼职教师团队20多人。

本学科设有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四个学科方向,建有“生态环境设计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所、产品设计研究所、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所、工程动画设计研究所、家电产品设计研究工作室、环境设计工作室、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室等科研平台,同时还建有模型实验室、材料与工艺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印刷与包装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等12个专业实验室研究平台,建有校外实习基地30多个,拥有独立图书资料室600余平米。

学科点教师申报省部级、地厅级等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近30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20余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产品外观设计专利100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活动获红点奖、金犊奖、大师奖、中国之星奖等赛事奖项500多项。

二、培养目标

以服务行业需求为导向,坚持校企结合,围绕“艺术+工程技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面向大化工行业、机械装备行业、新材料新能源应用行业、交通工具行业、园林景观行业、建筑室内装饰行业、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网络信息设计行业、数字化工程技术应用等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招收全日制艺术硕士:

1.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良好的专业素质与创新精神,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勇于创新,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需要作贡献。

2.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视野开阔,了解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具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艺术设计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具有以改善人类生活为己任,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遵守设计师职业操守,关注生态、保护环境,倡导绿色设计。

4.能较熟练掌握设计和研究中基础性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互联网、数据库技术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等,并具有一定的外语交际能力。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重个人修养,身心健康。

三、学习年限

学制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1年,专业实践时间1年,学位论文时间1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

1.产品设计

2.环境设计

3.视觉传达设计

4.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五、培养方式

1.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订出针对研究生个人的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主管部门按照培养方案的有关要求,定期检查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

2.研究生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公共课和专业理论课学习,课程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第一年;第二阶段为专业实践课学习,要求学生进入企业或导师工作室学习和实践;第三阶段为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完成阶段。在校期间作品成果必须展示两次,一次为中期展示,一次为毕业设计展示。

3.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采取校内导师和企(行)业导师相结合、单独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教师面授、学生自学、共同讨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研究生公共课和专业理论课主要由我校教师承担,实践课以及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由企(行)业指导老师和校内老师共同担负。总体原则是:指导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导师和指导小组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学的主体作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4.学位课程学习与艺术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应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

5.授课教师应对所开设课程精心准备,对学生的作业和作品严格要求。无论以何种形式授课,课程结束时均须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六、学分要求

本授权领域专业学位课程和实践环节不少于50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与环节应占60%以上,具体课程设置学分如下:公共课不低于8学分;专业必修与专业实践课不少于3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七、

文档评论(0)

bigeng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杂货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