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次韵和甫咏雪》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次韵和甫咏雪【注】
王安石
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注】此诗写于王安石新法强力推行之时。和甫,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字和甫。
15.下面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咏雪,将所见的雪前、雪中、雪后之景逐次向读者呈现了出来。
B.诗人综合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从不同角度写出了雪多样的形象。
C.本诗用语颇具匠心,如“便疑”“终欲”等词就传递出了情感态度。
D.诗人在结尾发表议论,写出了寒乡之人对雪的不同认识,引人深思。
16.后人评此诗“王安石咏雪,其意未必真在雪”,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
答案:
A【解析】雪后之景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是想象出来的。
答案一:①诗歌首句写雪的冰清玉洁,颔联写其清除污秽、滋润焦枯的作用,其实是写诗人有像瑞雪一样惠济苍生的愿望,寄托了诗人治理积弊的伟大抱负。
②颈联写白雪覆盖世界,只待功成之时便放春归来,由雪的铺合之势、“功成身退”表现了诗人乐观的心态、改革成功的信心。
③尾联写寒乡之人只盼天晴而并不感念丰年的瑞雪,含蓄表达百姓对变法的不理解以及对目光短浅的保守者的批判。
答案二:
首联写雪之大之猛。流露出诗人面对这场大雪时昂扬的志意、豪迈的气概与开阔的胸襟。
颔联写大雪的德与才。通过讴歌平治险秽、润泽焦枯的大雪,诗人委婉地抒发了自己拯危济溺平治天下的壮志豪情。
颈联写大雪的覆盖之广和功业之著。借助对大雪的赞颂,诗人含蓄地透露了自己推行变法改天换地的初衷与目的,展露出一代改革家无私的襟怀与高远的境界。
尾联批评寒乡之人目光短浅与自私自利。有些人只感受到雪中眼前的寒冷,却丝毫看不到大雪可能带来的来年的五谷丰登,折射出诗人高瞻远瞩利泽苍生惠被天下的高远追求与博大胸怀。
答案三:
第一句写雪挟风云而来,如新法施行,雷霆万钧;
第二句写雪盖山陇,洁白如玉,犹如新法涤荡人间旧貌;
第三句谓雪能平险治秽,使大地坦夷洁净,如新法使人间财富均平、人人衣食丰足;
第四句说雪可以润焦泽枯,功劳很大,好像新法解民困于倒悬、扶庙堂于将倾;
第五句说人们看见雪掩大地,不免心生疑惑,正如新法实行,众人不免汹汹抨击;
第六句称雪施功完毕即令春回大地,就像新法成功,人民必蒙受其利,因而欢天喜地一样;
最后两句再次指出,人们在寒冷时只盼天气晴朗,却忘记“瑞雪兆丰年”的经验,只图眼前舒适——祈求雪霁天晴,是缺乏远见的想法。
[诗歌赏析]
王安礼是王安石的弟弟,字和甫,27岁考中进士,担任过翰林学士和湖州知府。有一次天降瑞雪,王安礼心情舒畅,便题诗留念,并在家书中将其诗作分享给家兄欣赏。王安石读过之后,就创作了这首七律,表达了自己锐意进取的雄心壮志。
作者首先描写了降雪前的景象,“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隆冬季节、草木萧瑟,诗人坐在家中欣赏雪景。北风呼啸、阴云密布,眼看着就飘下一场大雪,山冈上不多时就开始有了积雪。
作者用“奔走”二字,渲染出黑云压城的场景;“玉崔嵬”,形容山峰被积雪覆盖之后,如同冰雕玉彻的模样。诗人只用短短14字,就描绘了一幅雄伟阔大的场面,令人赞赏。
颔联颇有深意,“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大雪清除了尘世的污浊,功德无量;雪水滋润了焦枯的土地,更显示出不凡的才能。作者在此自比瑞雪,表明他具有改变现实和造福苍生的本领。
王安石在其少壮之年,就对北宋的形势有了切实的考察,并得出了精辟的见解。他了解到当时很多百姓困于官吏的压迫和剥削,同时朝堂中也是弊端丛生,乱象频出,让很多有识之士焦虑不已。而诗人可以不惧群谤盈廷,敢于担当,确实表现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才华。
颈联充满了想象,“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原野中、田地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诗人相信等到冰消雪融之时,人们一定会沐浴在春天的暖阳之中。
作者用“便疑、终欲”这两个词语,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情怀,更显出自己对革新获得成功的极大信心。吟咏之间,足以表现其阔大襟怀和坚强的性格,也充分体现了作者注重社会现实的诗歌特点。
结尾抒发作者的议论,“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贫穷之地好像不太感念瑞雪,却只希望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作者通过描写寒乡人,委婉地表达了很多百姓不理解新法,更不认同朝廷的很多措施。
王安石的这首七律语气委婉,彰显出诗人的雄心壮志。诗人通过咏雪,托物言志,寄寓了自己治理积弊、润泽苍生的宏伟抱负。虽然后世对荆公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谁也不会怀疑其锐意进取的精神,更崇敬其逆流而上的勇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鉴赏家》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上学路上的“新鲜事儿” 》《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和自由上学记序》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说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古代史学的“求真”与“致用”传统》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听琴经》《古韵幽兰—古琴的文化内涵与红楼梦中黛玉琴心之探微》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英雄老去》含答案.docx
- 绵阳南山中学集团学校高2022级10月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25 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因雨和杜韵》含答案.docx
- 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卷B英语试题扫描版.doc
-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