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62T 5047-2024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VIP

DB62T 5047-2024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16

DB62

省地标准

甘肃國方

DB62/T5047—2024

代替DB62/T2155—2011、DB62/T2157—2011

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integratedcontrolofpearpestsanddiseases

2024-11-20发布2025-02-20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2/T504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2/T2155—2011《梨叶枯病监测与防治》、DB62/T2157—2011《中国梨喀木虱监测

与防治》,与DB62/T2155一2011、DB62/T2157一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a)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具体内容(见第2章,2011年版DB62/T2155一2011、DB62/T

2157—2011的第2章);

b)增加了“主要防治对象”(见第4章);

c)增加了“防治原则”(见第5章):

d)增加了“防治方法”(见第6章);

e)删除了“中国梨喀木虱监测与防治”(见2011年版DB62/T2157一2011的第4章、第5章);

f)删除了“梨叶枯病监测与防治”(见2011年版DB62/T2155一2011的第5章、第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甘肃省果树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临夏回族自治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甘

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素芳、杨世民、毕淑海、谢宁、李红旭、王玮、赵明新、曹刚、马艳芳、沈

平。

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负责解释。

DB62/T5047—2024

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梨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主要防治对象、防治原则、防治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梨树种植区内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NY/T442梨生产技术规程

NY475梨苗木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主要防治对象

4.1病害

梨腐烂病、梨干腐病、梨黑斑病、梨白粉病、梨锈病、梨火疫病

4.2虫害

中国梨木虱、梨小食心虫、二斑叶螨、桃小食心虫、绣线菊蚜、梨茎蜂、金龟子、大青叶蝉、苹果

蠹蛾。

5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遵循“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

物防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