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六校2024-2025学年

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某天文爱好者在2022年7月31日(农历七月初三)拍摄到的中国空间站“凌日”画面。天文学上,凌日指太阳被小的暗星体(太阳系内的行星居多)遮挡。在观察凌日现象的时候发现太阳上分布黑色小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星能产生凌日现象,火星不会产生凌日现象

B.当天观察月球,月相新月

C.图中最高级天体系统为太阳系

D.轨道上的空间站属于自然天体

2.下列关于材料中所述太阳上分布的黑色小点,叙述正确的是()

A.黑点多的年份全球农业倾向于减产

B.黑点是日冕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

C.黑点的温度低于周围的平均温度

D.黑点多的年份可以在浙江观察极光

【答案】1.A2.C

【解析】

【1题详析】

根据材料可知,凌日现象发生的条件是天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内,水星、金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可产生凌日现象,而火星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外,不会产生凌日现象,A正确;2022年7月31日(农历七月初三)月相是蛾眉月,不是新月,B错误;图中所示天体所处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为可观测宇宙,C错误;轨道上的空间站属于人造天体,D错误。故选A。

【2题详析】

在观察凌日现象的时候发现太阳上分布黑色小点,黑色小点应是太阳黑子,是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B错误;黑点多的年份为太阳活动峰年,农业倾向于增产,A错误;黑点的温度低于周围的平均温度,C正确;黑点多的年份可以在两极高纬度地区观察极光,浙江纬度较低,无法观察到极光,D错误。故选C。

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M为()

A.地表 B.莫霍面 C.岩石圈 D.地核

4.据图可知()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厚

B.地壳厚度与距海洋中心远近成正比

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地壳厚度与海拔基本呈正相关

【答案】3.B4.D

【解析】

【3题详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图表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即地表和M之间为地壳,即M为地壳下界,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地壳下界M就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地壳下界并不是地表、地核或岩石圈,故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4题详析】

图中显示,地壳厚度与地表海拔有关,总体来看,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壳厚,青岛海拔低,地壳薄,因此地壳厚度与海拔基本呈正相关,D正确;地壳厚度与距离海洋远近关系不大,在近海洋处地壳厚度仍然有较大差异,所以也不与距海洋中心远近成正比,A、B错误;青藏高原处的地壳比山东丘陵的地壳厚,故山地、丘陵的地壳不一定比高原的地壳厚,C错误。故选D。

2016年7月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大窝凼所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及溶洞,下图为大窝凼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形成大窝凼地貌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冰川堆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

6.下列关于喀斯特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土墩和凹地相间纵列分布 D.岸壁较陡,谷底狭窄

7.下列省份中喀斯特地貌发育显著的是()

A.云南省 B.江苏省 C.青海省 D.甘肃省

【答案】5.B6.A7.A

【解析】

【5题详析】

由材料可知,“大窝凼所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及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故形成大窝凼地貌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并非流水堆积作用,B正确、D错误;大窝凼地貌为侵蚀地貌,不是冰川堆积地貌,A错误;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而大窝凼位于湿润地区,C错误。故选B。

【6题详析】

石灰岩地区由于受到强烈的流水侵蚀,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