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解析版).docx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质量检测

思想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日前,唐卿、沈树忠等中外科学家发布了生命起源及早期演化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超算手段创建的早期地球化石大数据,首次绘制了地球从20亿年前到5亿年前——间隔约15亿年的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演化历程,勾画出复杂生命的起源、辐射、灭绝、再次辐射至现代生态系统形成的早期历史过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能够揭示生命起源及演化过程

②现代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提升了人的认识能力

③生命演化过程遵循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发展趋势

④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规定着复杂生命的起源及早期演化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中外科学家通过研究发布了生命起源及早期演化的成果,绘制出了地球特定时期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演化历程等,这表明人类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有能力揭示生命起源及演化过程,①正确。

②:该研究利用超算手段创建早期地球化石大数据,从而取得了相关研究成果,说明超算等现代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帮助人类更好地进行研究,提升了人的认识能力,②正确。

③: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③错误。

④: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对复杂生命起源及早期演化过程的认识和揭示,而不是规定其过程,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是由其自身的规律决定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教育、交通等众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算法偏见、责任归属等。为此,人们希望从技术伦理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让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人类。这启示我们()

①人工智能的进步为哲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引领着哲学发展的方向

②科学研究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发展人工智能离不开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③矛盾次要方面影响事物的性质,要积极破解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难题

④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利与弊两个方面,要全面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人工智能的进步确实为哲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比如题干中提到的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问题等,这丰富了哲学研究的内容。但说人工智能引领着哲学发展的方向不准确,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而不是具体科学引领哲学发展方向,①排除。

②: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所以科学研究需要哲学智慧的启迪,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人工智能的发展,避免其发展带来不良后果,让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人类,②正确。

③:人工智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引发了如隐私保护、算法偏见等伦理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会影响事物的性质,所以要积极破解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难题,防止矛盾次要方面向不利方向转化,③正确。

④: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但不能简单地把这两个方面归结为利与弊,利与弊只是对立统一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该说法过于片面,④排除。

故本题选C。

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处处都留下黄金分割的痕迹:枫叶的宽度和叶脉长度的比例,蝴蝶身长和翅宽的比例,鹦鹉螺壳上相邻螺旋的直径比例……都接近0.618,研究者普遍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迷人,也正是因为其画面结构符合黄金分割。这是艺术家达·芬奇向大自然学习后,赋予了这幅画独特的美。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艺术作品之美归根到底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世界具有物质性,美学思维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尊重美学规律能够创作出赏心悦目作品

④实践是认识来源,发现美的奥秘必须通过艺术家亲身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艺术家达·芬奇向大自然学习后,赋予了这幅画独特的美。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艺术作品之美归根到底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①正确。

②:世界具有物质性,美学思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②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