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王奶奶,女,72岁,退休。丧偶多年。近年来感觉做事不如从前,双眼视力减退。四肢活动不灵活。女儿女婿在外地务工,留有12随孙女需要老人照顾。平时只能通过电话关怀老人和孩子的生活及学习情况。
问题:
1.王奶奶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2.采用何种方法对王奶奶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
3.如何对王奶奶进行心理指导?;感知是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老人视、听、嗅味等感觉功能下降,反应迟钝、行为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易跌倒。易产生悲观、孤独、猜疑等心理。知觉尚能保持,但易发生定向力障碍。
;(二)记忆方面
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但是记忆衰退的速度和程度存在个体着差异。
成人记忆从50岁就开始有明显减退,70岁以后减退更显著,过了80岁,记忆减退尤其迅速。
有意记忆为主,无意记忆为辅,近事记忆较差,远事记忆尚好。;(三)思维方面
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高形式,思维衰退出现较晚。老年人的
思维普遍呈下降的趋势,但个体差异非常大,有些老年人仍具有
很高的思维能力。
思一般情况,老年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下降明显。;(四)智力方面
智力可分为:
“液态”技巧性智力(与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如思维的敏捷度、近事记忆力、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晶态”实用性智力。(后天获得的,与知识、文化、经验的积累有关)如常识、词汇、理解力。
;(五)情绪情感方面
老化过程中情感相对稳定。老年期情绪强度和紧张度相对减弱,表现为不易生气,也难消气。
;(六)意志行为的老化
社会生活能力、家庭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减退,孤僻,呆滞。有些则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小题大做,冲动,喋喋不休。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七)人格的特点:(分4型)
1)整合良好型:多数。
成熟,能正视新的生活。
分3种亚型:
重组型-退而不休,继续广泛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中心型-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活动
离退型-活动水平低,生活满意,满足逍遥自在
;(七)人格的特点
2)防御型:对衰老完??否认,雄心不减当年,刻意追求目标。
分2种亚型:
坚持型-继续努力工作,保持高水平的活动,活到老,干到老,乐在其中。
收缩型-为保持良好的外观、体型,致力于饮食、保养、身体锻炼。
;(七)人格的特点:
3)被动依赖型:分2种亚型:
寻求援助型-强烈要求他人帮助,寻求外界的援助,以帮助自己适应老年生活。
冷漠型-与其他人没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几乎不从事任何社会活动。
;(七)人格的特点:
4)整合不良型:
有明显的心理障碍,不善于调控情绪,生活满意度低,需要家庭照顾和社会组织的帮助才能生活.最差的人格类型。
;感知衰退视觉、听力、嗅觉、味觉、痛觉、触觉
记忆衰退远事记忆良好,对近事记忆不良
意志行为改变自尊心强、固执、多疑、依赖、易激动
智力变化↓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和家庭环境等
思维能力↓反应缓慢迟钝
情绪情感易变而不一定外露人格特点;1.个人因素:
各种生理功能的下降: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有力不从心的感受
营养状况:营养不足时出现乏力、精神不振
体力或脑力过劳: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
疾病:脑血管性疾病,导致那组织供血不足,脑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
明显,晚期甚至引发老年性痴呆,直接影响老年心理状态。
死亡的威胁;2.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人际关系
丧偶:重大精神刺激
3.社会因素
文化程度
社会角色的变化:退休后,工作的成就感消失,社会价值下降,家庭中主体角色和权威感消失,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社会支持;(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定义:
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2.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首要标准)
情绪愉快而稳定
人际关系和谐
适应环境:积极处事态度,与外界保持联系,能适应环境
意志坚强:不轻易冲动,面对以外打击压力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人格健全:能兴趣、需要、性格与气质和谐统一
行为正常:符合身份与角色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二)维护与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
2、帮助老年人树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观念
(1)正确看待离退休问题,树立老有所为观念
(2)保持乐观豁达,实现老有所乐
3、指导老年人“老有所学”
4、指导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