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docx

《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导学案

【学习建议】

学习任务一:搭建学习框架

1.通读文本,梳理脉络

(1)标注文章中的时间线索(童年、中学、大学等阶段),梳理作者在不同阶段的科学探索经历。

(2)圈画关键事件:如对“鲤鱼世界”的想象、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兴趣、自建实验室等。

2.背景知识准备

(1)了解作者加来道雄的生平及其在理论物理学(如弦理论)领域的贡献。

(2)初步查阅文中提到的科学概念(如“高维空间”“反物质”),建立初步印象,但不必深究专业细节。

提出疑问:作者为何将童年对池塘的观察与科学探索联系起来?科学家的成长需要哪些关键品质?

学习任务二:深度解析文本

1.分析科学家的“教育”内涵

(1)讨论“教育”在文中的双重含义:

(2)学校教育(课堂知识、实验操作);

(3)自我教育(好奇心驱动下的自主学习、实践与反思)。

(4)对比作者与常规教育模式的异同,思考“兴趣”对学习的作用。

2.赏析写作特色

(1)叙事手法:分析作者如何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如高维空间)通过“鲤鱼科学家”的类比通俗化。

(2)语言风格:关注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结合,例如对童年场景的细腻描写与理性思考的穿插。

(3)引用与隐喻:解读文中引用的爱因斯坦名言,理解科学精神的传承。

3.探究核心主题

(1)提炼关键词:好奇心、想象力、坚持、质疑精神。

(2)思考:科学探索是否必然伴随“孤独”?结合文中作者自建实验室的经历展开分析。

学习任务三:跨学科与生活联结

1.跨学科知识链接

(1)物理学科:结合课本中“高维空间”概念,观看科普视频(如《宇宙的构造》),理解科学猜想与实证的关系。

(2)科学史:查阅爱因斯坦、费曼等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对比不同科学家的教育路径。

2.实践与写作任务

(1)科学日志:模仿作者观察“鲤鱼世界”的方式,记录一次对自然现象或生活细节的观察,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2)读后感:以“好奇心的力量”为题,结合自身经历,谈谈科学精神对个人成长的启发。

(3)如果“鲤鱼科学家”永远无法理解人类的世界,人类是否也可能存在认知局限?

(4)科学探索是否应该设定边界?结合克隆技术、人工智能等现实问题展开讨论。

(5)分析作者对“鲤鱼世界”的共情描写,思考科学家为何需要人文素养。

(6)探讨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如基因编辑),理解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附录:拓展阅读推荐

科普类:《时间简史》(霍金)、《上帝掷骰子吗?》(曹天元)。

传记类:《别逗了,费曼先生》《爱因斯坦传》。

【同步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有可能预见100年后的世界吗?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过去,在预测未来的时候,除了少数例外,我们总是犯明显低估未来的错误。1893年,曾有74位名人对下一个100年的生活进行了预测。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全部低估了科学发展的速度。在我们这个时代里,现代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已经基本奠定了,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些基本知识不会发生重大的改变;而现代的计算机科学、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量子理论,也为我们的预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使我们相信,我们可以看到100年后世界的轮廓。

但是,人们对信息时代所做的若干预测却没有成为现实。例如很多未来学家预测“无纸办公室”,然而,只要看一看任何一个办公室,你就会发现现在用纸的数量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我们再来看一下“可视电话”,在1964年世界博览会期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花了1亿美元去完善一种可以连接电话系统的电视屏幕,你在打电话时可以看到对方,对方也可以看到你。这个产品仅售出很少,这是一个代价昂贵的失败。另外,也有人预测,通过互联网召开会议将会使面对面的生意洽谈不再必要,人们都在家里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工作,城市几乎变为一座空城;“网络旅游”兴起,人们会整天躺在沙发上,通过互联网漫游世界和欣赏景色;还有人认为传统的媒体即将消失,因特网将会吞噬剧场、收音机、电视。然而,实际发生的事情并非如此。尽管在因特网上进行视频对话很容易,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并不愿意上镜头,城市的交通堵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糟;去外国旅游的人数打破了纪录;因特网改变了整个媒体的面貌,但是并没有消除电视、无线电广播和剧场的作用。

为什么这些预测不能成为现实呢?我猜测大部分人拒绝这些高级的方式是因为我所说的洞穴人原理。遗传和化石证据说明,看起来很像我们的现代人是10多万年前从非洲起源的,但是我们没有证据说明,与那时相比,我们的大脑和个性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你拿出一个那个时期的人,在解剖学上他和我们是相同的;如果你给他洗个澡、再刮刮胡子,让他穿上三件套西装,然后把他放在华尔街上,他和其他人在外表上并没有任何差别。我们的需要、梦想、个性和愿望也大同小异,在10万年中恐怕也没有多大变化,我们仍然像我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语文新课堂名师团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高中语文教学辅导,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试卷命制等业务,团队专注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分析,我们的目标是“成就梦想,博闻实现”,团队名师竭诚为您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