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T/SDAMAXXXXX—202X
碳化硅陶瓷晶舟制品用高纯碳化硅粉体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碳化硅陶瓷晶舟制品用碳化硅粉体的代号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碳化硅质量分数含量不小于99.99%的碳化硅陶瓷晶舟制品用高纯碳化硅粉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4995联运通用平托盘性能要求
GB/T7968纸袋纸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946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GB/T10454集装袋
GB/T19077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
DB/T351146硅材料中杂质元素含量测定辉光放电质谱法JB/T11433普通磨料密度的测定
ISO/TS15338表面化学分析.辉光放电质谱法.操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代号与标记
产品代号由高纯碳化硅粉体H-SiC;一般工业用途碳化硅牌号F;碳化硅粒度范围数字(240和1200);标准编号组成。粒度范围数字前冠以牌号“F”。标记顺序为:H-SiC-F粒度范围数字标准编号。
示例:粒度范围数字为240的碳化硅陶瓷晶舟制品用高纯碳化硅粉体标记为:H-SiC-F240T/SDAMAXXXX-202X
5技术要求
5.1纯度和杂质元素含量
5.1.1纯度
产品纯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2
T/SDAMAXXXXX—202X
表1产品纯度
元素
单位
含量
SiC
%
≥99.99
Si
/
主元素
C
/
主元素
5.1.2主要杂质元素含量
产品主要杂质元素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主要杂质元素
元素
单位
含量
Fe
mg/kg
<30
Al
mg/kg
<30
Na
mg/kg
<10
Mg
mg/kg
<10
Ca
mg/kg
<10
5.2粒度分布
产品各牌号粒度分布见表3。
表3各牌号粒度分布
牌号
粒度/um
D10
D50
D90
F240
25
48.0±1
<90
F1200
2
4.0±0.5
<10
5.3堆积密度和颗粒密度
产品各牌号堆积密度和颗粒密度见表4。
表4各牌号堆积密度和颗粒密度
牌号
堆积密度/(g/cm)
颗粒密度/(g/cm)
F240
≥1.50
≥3.12
F1200
≥0.75
≥3.12
6试验方法
6.1纯度和主要杂质元素含量
3
T/SDAMAXXXXX—202X
碳化硅陶瓷晶舟制品用高纯碳化硅粉体的纯度、主要杂质元素含量按ISO/TS1533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执行。
6.2粒度分布
碳化硅陶瓷晶舟制品用高纯碳化硅粉体的粒度分布按GB/T19077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执行。
6.3堆积密度和颗粒密度
碳化硅陶瓷晶舟制品用高纯碳化硅粉体的堆积密度按GB/T20316.2规定进行检验,颗粒密度按JB/T11433规定进行检验。数值修约按GB/T8170的规定执行。
7检验规则
7.1检查和验收
7.1.1碳化硅陶瓷晶舟制品用高纯碳化硅粉体应由供方技术质量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
文件或订货单(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合格证书(合格证)。
7.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文件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文件或订货单(合同)的规定
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15日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7.2组批
由同一批次原料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经相同工艺连续生产并被同时提交验收的一组产品构成,通常以
1000Kg为一批次,不足1000Kg的视为一批处理。
7.3试样的抽样
7.3.1每批产品检验抽取份样数不少于2个。
7.3.2F240规格产品每份量抽取量不少于50g,F1200规格产品每份量抽取量不少于50g。
7.3.3同一批产品的同一规格抽取的各份样之间的质量相对误差不应超过10%。
7.3.4从大袋或“桶装容器”中取样
将取样器以与水平方向成45°~60°角插人包装袋中,直到插入包装袋对角线长度的90%。然后将管旋转180°并待管充满。抽出管,注意不要转动取样器,并倒出试样。每个大袋或“桶装容器”至少取2个试样。如需要的样品较多,以上步骤可以重复多次,将取得的份样倒入盛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供应链企业数据资产目录建设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docx
- 《含油污泥(垃圾)清洗、热解一体化综合处理技术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奶瓶清洗剂》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docx
- 《汽车排放检测数据核查方法》编制说明.docx
- 《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阀门分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阀门分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发电企业》征求意见稿.docx
- 《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发电企业》征求意见稿.pdf
- 《铁路桥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一般传动用普通V带》编制说明.docx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