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2025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教学课件

第一章机械运动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程导入

课程讲授

习题解析

课堂总结

课程导入

用眼睛看一看:谁长谁短、谁大谁小?

再用尺子量一量:谁长谁短、谁大谁小?

活动1:认识刻度尺

刻度尺测量的范围、分度值、零刻度线的位置。

零刻度线

分度值

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一下:

1、它测量的范围是;

2、它的分度值是;

3、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课程讲授

0.1cm

0-8cm

活动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⑴使刻度尺紧靠被测物体;

⑵刻度尺的位置,不能倾斜;

⑶刻度尺的或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有刻度的一边

放正

零刻度线整数刻度线

测量铅笔的长度

放对

课程讲授

视线要与尺面。

测量值要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和。

垂直

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字

单位

看对

读记对

估读

课程讲授

放对

×

×

判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课程讲授

看对

×

×

判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课程讲授

2.78cm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读记对

课程讲授

2.4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

木块A的长度是__厘米。

1cm

1

习题解析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

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厘米。

1mm

2

2.35

习题解析

3.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

习题解析

2.00

1min=60s

1h=3600s=3.6x103s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

2、时间单位的换算

三、时间的测量

课程讲授

3、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摆钟

机械表

电子钟

电子停表

课程讲授

4.秒表的使用:

启动:按下启动按钮,秒针开始走动。

停止:计时结束时,再次按下按钮,这时秒针会停止走动。

课程讲授

1.练习使用停表;

大圈1整圈是,1大格是,所以每一小格是。小圈1整圈是,1大格是,所以每一小格是。

30s

1s

分别读出分和秒并相加

0.1s

15min

1min

0.5min

课程讲授

2.如图所示,机械停表

读数是mins。

3

38.3

课程讲授

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a、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b、仪器本身不准确。

c、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四、误差

课程讲授

3、误差不是错误

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c、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课程讲授

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A

习题解析

本课小结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长度的基本单位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二、测量时间

米(m)

刻度尺

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3、误差

2)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s

2、时间单位的换算

3、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一章机械运动

1.2运动的描述

课程导入

课程讲授

习题解析

课堂总结

课程导入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高度发生变化

地壳运动

一、机械运动

先看到闪电

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描述

(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在雷雨天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四、声速

近代战争中,为了能听到远处的火车声,战士们将耳朵贴到铁轨上,既然空气、固体都可以传声,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

猜想: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

课程讲授

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25℃)

50

文档评论(0)

精典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只提供精品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