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2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司马光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知陈州司马光上疏乞罢保甲①,曰:自唐开元以来,民兵法坏,戍守战攻,尽募长征兵士,民间何尝习兵?国家承平百有余年,戴白之老,不识兵革,一旦畎亩之人,皆戎服执兵,奔驱满野,耆旧叹息,以为不祥。事既草创,调发无法,比户骚扰,不遗一家。又朝廷时遣使者,遍行按阅,所至犒设赏赉,糜费金帛,以巨万计。此皆鞭挞平民铢两丈尺而敛之,一旦用之如粪土。而乡村之民,但苦劳役,不感恩泽。农民之劳既如彼,国家之费又如此,终何所用哉?若使之捕盗贼,卫乡里,则何必如此之多?使之戍边境,事征伐,则彼远方之民,以骑射为业,以攻战为俗,自幼及长,更无他务。中国之民,大半服田力穑,虽复授以兵械,教之击刺,在教场之中坐作进退,有似严整,必若使之与敌人相遇,填然鼓之,鸣镝始交,其奔北溃败可以前料,决无疑也,岂不误国事乎?
(节选自《宋史·卷一百九十二》)
材料二:
温公②之所以难保甲法者,其所持之理由,不过如此而已。吾今试得取而辨之:其谓民不知兵者已百余年,故民兵势不可复。夫人之所以贵于万物者,以其学焉而能也,就令前此未尝经见之事,苟国家有以奖教之,则无不可以驯致,而况于百年前之遗迹,湮没未尽者耶?如温公言,则国家之一切教养大政,皆可不举,宁独保甲也?其言“耆老不识兵革,见有戎服执兵者,叹息以为不祥”。大臣为国家谋百年大计,而其政策乃取决于乡鄙之耆老,天下事可知矣。如温公言,举国讳兵,而执冰以嬉,其于歌舞太平良得矣,而后此胡骑长驱,百城尽靡,吾又不知其何祥也?其言“草创之初,调度无法,比户骚扰”。夫事之属草创者,未积经验,举措乖方,谅所难免,然亦闻事之当行否耳。苟其当行,则虽累挫失,犹不当戛然止也。况温公建言之时,距熙宁草创十七年矣,吏已习其事,而法已睹其效。追罪往昔,宁得谓平?而况乎昔以民所未习之而兴举之固为骚扰今以民所已安者而废坏之宁得曰非骚扰乎?其言“犒设赏赉,糜费国用”,似矣,独不思保甲之所费,咸取诸封椿及省兵之羡饷,未尝动户部一文乎?夫为保持国家起见,虽费亦不可以已。今世各国,不惜掷数亿万以造舰队是也,而况乎其有省于前也?至其最后所论,谓中国之民,虽教之以武事,亦无所用。如彼言,则是外国之民,在理宜永为征服者,而中国之民,在理宜永为被征服者也。
(节选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注]①保甲: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②温公:司马光。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而况乎昔[A]以民所未[B]习之而兴[C]举之[D]固为骚扰[E]今以民所[F]已安者而废坏之[G]宁得曰非骚扰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苦,意动用法,与《师说》“而耻学于师”中的“耻”用法相同。
B.“填然鼓之”与《曹刿论战》“公将鼓之”中的“鼓”用法相同。
C.难,排斥,与《答司马谏议书》“难壬人”的“难”意思不相同。
D.“以其学焉而能也”.与成语“心不在焉”的“焉”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认为自从唐开元时开始,征调农民当兵的法度已废弛,战争之事都交给了招募的长于征战的士兵来承担。
B.司马光反对让百姓参与军事,包括捕捉盗贼,护卫乡里,认为农民在耕作之余,还要进行军事训练,劳民伤财。
C.梁启超认为大臣应为国家作长远考虑,不能只从耆老的感受出发制定政策,不应为了享受歌舞升平而讳言战争。
D.梁启超认为要想保家卫国就不能吝惜费用,更何况保甲法施行过程中虽产生了一些费用却未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又朝廷时遣使者,遍行按阅,所至犒设赏赉,糜费金帛,以巨万计。
译文:
(2)夫事之属草创者,未积经验,举措乖方,谅所难免,然亦闻事之当行否耳。
译文:
14.驳论文一般会针对对方的论点、论据或论证展开反驳,请结合材料分析梁启超的驳论如何体现上述策略。(5分)
【答案解析】
10.DEG
11.C。“难壬人”中的“难”也是“排斥”的意思。
12.B。从“若使之捕盗贼,卫乡里,则何必如此之多?”可知司马光并非完全反对让平民百姓参与军事。
13.(1)朝廷又时常派遣督查的人,到处巡视检阅,所到之处就安排犒劳赏赐,浪费的财物可以用巨万来计算。(“按”1分,“赏赉”1分,“糜费”1分,句子大意1分,共4分)
(2)任何属于开始实行的事情,(由于)没有积累经验,举措有失当之处,料想在所难免,但也要看它是否值得去做。(“事之属草创者”定语后置1分,“乖方”1分,“谅”1分,句子大意1分,共4分)
14.①驳论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