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㈣电子传递链的抑制第30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氧化磷酸化作用?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是指生物体氧化过程中释放出自由能驱动ADP磷酸化形成ATP的过程。线粒体ATP合成的方式有两种:1.底物水平磷酸化2.电子传递链的磷酸化第3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phospharylation)在底物氧化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高能磷酸化合物的中间产物,再通过酶的作用促使磷酸基团转给ADP生成ATP,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第3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X~P+ADP→ATP+X式中X~P代表底物在氧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例如糖酵解中生成的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以及三羧酸循环中的琥珀酰CoA。在发酵作用中是进行生物氧化取得能量的唯一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的存在与否无关。第33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底物水平磷酸化:第34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5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电子传递链的磷酸化(oxidativeelectrontransfer)电子从NADH或FADH2经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时,将所释放的能量转移给ADP形成ATP,称为电子传递链的磷酸化。它是需氧生物合成ATP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通常情况下没有特殊说明,氧化磷酸化即是指电子传递链的磷酸化。第36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根据氧化-还原电势与自由能变化关系式,计算出在NADH氧化过程中,有三个反应的?G?’-30.5kJ/mol。?磷氧比(P/O)是指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到氧时所产生的ATP分子数。第37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8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复合体Ⅰ复合体Ⅲ复合体ⅥNADH?CoQcytb?cytc1cytaa3?O2?G?’-50.24-41.87-100.48?这三个反应分别与ADP的磷酰化反应偶联。NADH的P/O比为2.5;FADH2的P/O为1.5第39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㈠ATP合酶(ATPsynthase)?ATP合酶由两个主要单元构成,一是起质子通道作用的单元称为F0单元,另一是催化ATP合成的单元称为F1单元。故ATP合酶又称F0F1酶(F0F1-ATPase)。该酶又称复合体Ⅴ第40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㈡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化学渗透假说的要点是:a.线粒体内膜的电子传递链是一个质子泵;b.在电子传递链中,电子由高能状态传递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来的能量,用于驱动膜内侧的H+迁移到膜外侧。这样,在膜的内侧与外侧就产生了跨膜质子梯度(?pH)和电位梯度(??);第4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44第43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在膜内外势能差(?pH和??)的驱动下,膜外高能质子沿着一个特殊通道(ATP酶的组成部分),跨膜回到膜内侧。质子跨膜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直接驱动ADP和磷酸合成ATP。第44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5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生物氧化和能量转化**第1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生物氧化概述一基本概念?生物氧化(biologicaloxidation)是指细胞内的糖、蛋白质和脂肪进行氧化分解而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生物氧化实际上是需氧细胞呼吸作用中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第2页,共6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生物氧化的特点1.生物氧化是在细胞内进行的。2.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ppt
-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ppt
- 生物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应用.ppt
-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ppt
- 生物体维持稳定的机制实验.ppt
- 生物体中的化合物.ppt
- 生物体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及其跨膜运送.ppt
- 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因表达调控.ppt
- 生物微量元素与健康.ppt
- 生物无机化学体系中的配位化学原理.ppt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