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学校园防诈骗ppt课件.pptx

中学校园防诈骗ppt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强化网络安全意识筑牢安全网络防线汇报人:汇报时间:网络安全知识教育班会

目录Part1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Part2网络问题的危害Part3如何预防网络安全问题Part4网络安全知识

Part1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刷卡消费犯罪分子群发短信,以事主银行卡消费,可能系泄露个人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高薪招聘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贷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复制手机卡诈骗犯罪分子群发信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通话信息,不少群众因个人需求主动联系嫌疑人,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预付款等名义骗走钱财。

Part2网络问题的危害

时间成本浪费处理电信诈骗案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受害人需要报警、配合警方调查、提供证据等,这些过程往往繁琐且耗时。同时,受害人还需要花费时间处理因诈骗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如与银行协商冻结账户、补办丢失的证件等,进一步增加了时间成本。

工作生活受影响电信诈骗不仅影响受害人的财务状况,还可能对其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受害人可能因处理诈骗事宜而不得不请假或辞职,导致工作进度受阻或失业。此外,诈骗事件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影响受害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交关系。

法律纠纷在某些情况下,受害人可能因电信诈骗而卷入法律纠纷。例如,如果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活动,受害人可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可能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

信任危机电信诈骗的频发导致人们对社会信任度下降。受害人可能会变得更加谨慎和怀疑,对陌生人的电话、短信或网络请求产生抵触情绪。这种信任危机不仅影响个人的社交活动,还可能对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造成冲击。

Part3如何预防网络安全问题

关注官方信息和警示各地警方和相关机构会定期发布电信诈骗的警示信息和案例,公众应关注这些信息,以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法和防范措施。通过关注官方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可以帮助公众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此外,参与社区的防诈骗宣传活动,也能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

参与防诈骗宣传活动参与防诈骗宣传活动是提高公众防范意识的重要途径。许多社区、学校和社会组织会定期举办防诈骗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公众可以积极参与,通过学习和交流,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此外,参与这些活动还可以帮助他人,提高整个社会的防范意识,共同抵制电信诈骗的侵害。

网络欺凌的防范网络欺凌是指通过网络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侮辱或骚扰。为了防范网络欺凌,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鼓励学生在遭遇网络欺凌时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报告,避免独自承受压力。

个人信息保护中小学生在网络上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地址、学校等。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家长和老师应教育学生在网络上不要随意分享个人信息,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和不明网站上。同时,家长可以通过设置隐私保护措施,限制孩子的社交媒体使用权限,确保他们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Part4网络安全知识

如何提高防骗意识回答:提高防骗意识是防范网络诈骗的关键。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网络安全教育活动、阅读防骗宣传资料等方式,了解网络诈骗的类型、手段和防范措施。同时,要与身边人分享自己的防骗经验和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警惕性。在校园内或社交媒体上,可以积极参与防骗宣传和活动,推动形成全民防骗的良好氛围。

什么是网络诈骗回答:网络诈骗是指诈骗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虚假的信息或链接,诱使受害者做出错误的判断或行为,从而达到骗取财物或个人信息的目的。作为学生,初步识别网络诈骗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警惕那些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如中奖、退税等,这些往往是诈骗的诱饵。

购物诈骗的常见手法回答:网络购物诈骗手法多样,如假冒官方网站、低价诱饵、虚假评价等。诈骗分子可能建立与正规网站极为相似的假冒网站,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或者设置极低的价格吸引用户购买,但付款后却迟迟不发货;甚至利用虚假评价误导消费者。

如何防范网络兼职诈骗回答:网络兼职诈骗通常承诺高额回报,但要求先支付押金、培训费或购买特定产品。诈骗分子可能伪造公司执照、合同等文件来增加可信度。为防范此类诈骗,学生应首先验证兼职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通过搜索公司名称、查看营业执照、咨询相关部门等方式进行核实。

强化网络安全意识筑牢安全网络防线汇报人:汇报时间:完结!

文档评论(0)

染墨小店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计算机一级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22日上传了计算机一级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