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VIP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考古工作者发现仰韶文化时期陶质尖底瓶残留物中有谷物发酵酒和曲酒,而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人骨土样样品有丝绸残留的信息。由此可推知()

A.氏族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

B.仰韶遗址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C.原始手工业逐步发展起来

D.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了一体

(★★★)2.商朝牧师的本职是率领族人放牧,但他们往往拥有自己的武装,逐渐被商王任命为州长或方伯,成为地方诸侯或若干方国之长。这些州长或方伯()

A.与商王朝的关系比较松散

B.代表商王直接管理王畿地区

C.鼓励平民使用铁犁和牛耕

D.用甲骨文记录商王一切事务

(★★★)3.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商鞅颁布并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并增加连坐法,实行轻罪用重刑。这些措施()

A.消除了旧的贵族等级体系

B.顺应了稳定政局的需要

C.借鉴了韩非子的法治理论

D.促进了阶级关系新变化

(★★★)4.公元前212年,秦朝开始修建秦直道(下图)。秦朝修建该道路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B.展示先进的工程技术

C.带动陕北经济发展

D.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

(★★★)5.贾谊在上汉文帝书中说,现行法令允许天下公开雇人熔铸铜、锡为钱币,胆敢掺杂铅、铁取巧谋利的人,就处以黥刑。据此可知,西汉初期()

A.“盐铁官营”政策得到贯彻

B.儒家思想融入国家法典

C.“与民休息”推动经济恢复

D.政府允许民众私人铸钱

(★★★)6.5世纪后期,山西境内“戎晋相杂,衣饰各异”,氐、羯、匈奴、鲜卑等百万少数民族入居三晋,再加上从大漠和黄河上游被迫迁入首府大同的少数民族50多万人,民族间积怨颇深。为稳定当地局势,大同的统治者()

A.推动民族交融

B.迁都洛阳

C.鼓励北民南迁

D.统一北方

(★★★)7.西晋末年以来,江南开发使南方经济得到飞速发展。589年隋朝建立后,政治中心仍在北方,但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南地区供应。据此可知,隋朝()

A.各项工程建设数量多

B.开通大运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C.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D.借助南粮北运实现了国家统一

(★★★)8.武则天召见丞相陆元方“问以外事”,陆对答说,我“备位宰相,有大事即奏,人间碎务,不敢以烦圣览”。这反映了,唐朝丞相制度()

A.出现三省一体化趋势

B.能够避免决策的失误

C.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

D.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9.如表作为例证,可用以说明()

东晋

法显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唐朝

玄奘西游回国后翻译大量佛经,并著《大唐西域记》

空海从唐朝回日本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

鉴真和他的弟子将中国流行的佛教、医学、建筑技术等传播到日本

A.印度和日本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B.唐朝文化昌盛并且对外交流频繁

C.佛教传播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中国的佛教发展影响到周边国家

(★★★)10.北宋景祐年间,政府设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掌经度山泽财货之源,漕淮、浙、江、湖六路储廪以输中都,而兼制茶盐、泉宝之政,及专举刺官吏之事”。发运使在地方长期驻守。这一设置反映了当时()

A.地方行政区划发生变化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增强

D.政府“重文抑武”

(★★★)11.982年,辽朝因山西北部诸州长年战乱,“民力凋敝,田谷多躏于兵,乃诏复今年租(豁免农业税)。又敕:诸州有逃户在庄田,许蕃汉人承佃,供给租税”。据此可知()

A.辽朝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B.契丹人不再从事游牧生活

C.南北面官注重农耕事务

D.宋辽战争对山西破坏严重

(★★★)12.1273年,官修农书介绍说,木棉原产于西域,“近岁”始种于陕右,“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民“荷其利”。作为证据,它表明()

A.植棉业带动纺织业的发展

B.元代北方棉花种植普遍化

C.宋代农副业发展成就突出

D.元初陕西地区已种植棉花

(★★★)13.戚继光在抗倭练兵过程中,重视士兵的胆气,由心入手,推促将士感应良知,以“联情义”为要举,着力于心、性、气运作,启发配合意识,借助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改进兵制提升军队战斗力

B.抗倭斗争得到了民众支持

C.朝廷放松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像个〜孩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找到的资料可以私信,这边帮忙下载一天一篇不收费,多出的看心情收费,欢迎留言,回复可能不及时请谅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