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课件讲课人8.2.2
学习目标01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和影响(了解)0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了解)
1.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和影响资源状况表现影响资源优势总量丰富、种类齐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源问题(劣势)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短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间分布不均衡导致资源区域性短缺,对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西气东输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是我国21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工程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配合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水资源短缺%3B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非常丰富。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都是因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少,供过于求,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供不应求。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西气东输1.路线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管道——上海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西气东输工程在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上有所不同,列表分析如下: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南水北调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1952年,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首次提出。1953年2月16日,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到武汉,视察了汉水两岸,坐木船浏览了东湖。在“长江”舰上,毛泽东问林一山:“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借点水给北方?”轮船快抵达南京时,毛泽东对林一山说:三峡问题暂时不考虑开工,我只是先摸个底,但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西电东送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西电东送北线:山西、内蒙古、黄河上游——火电、水电——华北(京津唐)中线:三峡、长江上游——水电——华东(沪宁杭)南线:珠江上中游、贵族、云南——水电、火电——华南(珠三角)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西电东送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西电东送在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中工程量最大、投资额最多,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总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这一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西部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减轻了环境和运输压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开源”“节流”(依靠科技)“开源”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发展核能“节流”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本身的资源条件,按照资源状况统筹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这样,区域之间自然条件的差别,会促使各地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特色
课堂探究1.人们常用“地大物博”来赞美我们的祖国,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建议把“博”改为“薄”。提出这种质疑的原因可能是()A.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不大B.中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C.中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D.中国自然资源的质量不高
课堂探究【解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A项错误;CD项题干中没有提到。
课堂探究2.“如果中国的能源利用率提高15%—25%,每年至少可以节约标准煤3亿吨。”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我国资源利用率高,可挖掘潜力不大②要依靠科技挖掘现有能源的利用率③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④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要减少能源的浪费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
课堂探究【解析】从题干中可知,我国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所以①不正确;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所以③不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