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有人打我,我怎么办?“爸爸,今天,王小红又打我了!”
“啊,怎么又打你了?!那她今天为什么打你呢?”
“我玩积木,她也要玩,我不给她,她就打我。”
“谁先拿到积木的?”
“我先拿到的。我已经拿在手上玩了,她来抢,我不给她,她就打我。”
“她打你,你怎么办的?”
“她打我,我就哭了。然后,老师来了,我就告诉老师了。
“老师怎么处理的?”
“老师批评她,不许她再打人……”
“那你现在难过吗?”
“难过!老师批评她,她也不改,她老打人。”
这算是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接着帮助她辨清是非对错。
“你们俩这个事情,是谁不对?”
“是她不对!是她抢我积木玩,先动手打人的。”
“好,她不对,那你要不要报告给老师?”
“要!遇到麻烦找老师……”
“老师知道后,有没有批评她?”
“老师批评她了!可是,可是她不听,过一会儿她又打我,我心里很难过。”
“你心里难过,你想怎么办才能不难过?”
阿淘不言语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那时候她太小了,她的人生里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麻烦。说到这里,算是辨明了是非对错,下面进入解决问题阶段。
有人打你,你要立即还手
“那她打人,该不该打她?”
“该打!”
“她该打,那谁去打她?”
阿淘又不言语了。至此,我直截了当地告诉她:“好,爸爸教你:她再打你,你就打她。她打你,你要当时、立即就还手,这样她就不敢再打你。
分享一件有趣的事:前两天我在小姨家,正好家里有几个五六岁小孩,貌似因为什么吵了起来,隔壁家一个孩子推了小表妹一下,小表妹冲过去还击,我第一反应想去劝阻,没想到小姨把我拉住了,我觉得这事很有意思,你们恐怕也会遇到,所以有必要跟你们聊聊。
01
教育界曾经有一个课题是:“你的孩子,如果被别的孩子打了,你会教育孩子怎么办?”
辩论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四个观点:
用合适的方式告诉长辈。
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则要懂得吃亏。
打回去啊。
从前,我对这个课题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许多年前,我还没有孩子,人生的重心,就是一个人的成长。我也不会想到,多年之后,当我自己遇到“孩子被打”后,孩子自己的反应,会显得如此宽容和理解。
02
前些日子,和女儿去游乐园玩。周末的游乐场就像一个巨大的澡堂,每个人都自顾自,似乎没什么交集。
女儿很喜欢去游乐场,三岁了,孩子多的地方,似乎总是感觉有了自己的小世界。忽然间,一个男孩冲了过来,夺女儿手中的玩具,并狠狠地用手打了女儿的脸。我为什么觉得这是狠的,因为女儿的脸一下子撇了过去。女儿没有哭,她比我的反应更加决断和直接,她伸手打了那个小男孩,打在了那个男孩子的手臂。男孩子开始大哭,我和女儿站在原地。女儿还是会胆小,不停地往我身上凑。但她知道,我从来不随意批评她,犯错需要承担责任,女儿并不是主要的过错一方。
男孩撒泼打滚躺在地上。我和女儿站在一边。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孩子。我一直觉得,每一个孩子的模样,就是原生家庭的教养。那种深刻的印记,是逃也逃不掉的。
他的母亲跑了过来,抱着儿子说,是不是妹妹打了你,是不是妹妹打了你。那镜头,我恍惚间觉得自己在看电视剧。男孩子自然忘了自己伸手先打了我的女儿,只说“妹妹打我”。他的母亲一边斜着眼,一边恶狠狠地对我说:你得让你女儿道歉。而她似乎并没有看到,女儿脸上还有她儿子打的浅浅的掌印。我觉得我有必要告诉她,这个事情的过程:
一、你儿子先打了我女儿,而且打在脸上,你儿子手上的玩具就是从我女儿手上夺来的。
二、我女儿脸上还有你儿子打的手印,你可以仔细看。
三、你儿子向我女儿道歉的话,我女儿也可以向你儿子道歉。
那个家长斜了我一眼,抱着儿子就走。女儿看起来很高兴,这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啊,第一次搂着我又亲又抱。我知道,女儿喜欢我的决定。
03
说真的,这些年看到很多“孩子伤害孩子”的新闻:
2015年,某个小学生因为被同桌欺负,同桌经常用笔戳她的手臂,还各种侮辱她,导致神经衰弱,不敢上学,最后严重到一听说上学,就浑身发抖。欺负她的那个学生家长是学校的一个老师,所以班主任并没有对欺负的同学做出任何处理,听之任之,一直到这件事被媒体爆出,才对欺负的同学进行管教。
2015年,“高中女生遭同学轮番施暴,不敢吱声”视频传在网上引发热议,画面中,那个女生不断地被扇耳光,却一声不吭。
我一直觉得,性格的所有线索都可以追溯至童年。凯瑟琳·凯利·莱内曾经有一句话是,为什么童年的记忆特别真切,那是因为它们是最初的人生体验,带着某种特殊的味道。
一个人长大后的样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许多个瞬间堆积而成的。这件华丽的袍子充满着时间的虱子,它们牢牢地抓着,怎么也甩不掉。
我常常在想一句话:不伤人是一种教养,但不被别人伤害是一种气场。而这一点,或许从孩子开始面对这个世界,就开始需要让他知道了。
04
我婆婆曾经很奇怪的问我:在别人打了女儿之后,看到女儿冲过去还击,也从不把她拉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