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校长2025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讲话稿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寒冬渐去,春风拂面,万象更新。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在这片
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校园里,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课。首先,我谨代表
学校,向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无私奉献、无
怨无悔地耕耘着教育的沃土。向每一位朝气蓬勃、奋发图强的同学们
送上最真诚的祝福,愿你们在新的学期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
每一个挑战,创造每一个属于你们的辉煌!
回望过去的一年,学校在各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成绩。我
们不断践行“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努力为学生提
供更丰富的教育体验。正是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
个又一个值得自豪的成就。今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展望未来的蓝
图,必定会继续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今天思政课的主题:在创新中传承,在
传承中创新。创新和传承,是时代发展的两大主题,是我们在现代化
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两大命题。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创新已
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传承,则是我们每一个人文化根
基的坚实支撑。我们该如何在这个新时代中,做一个既懂得传承传统
文化,又能够勇于创新突破的时代新人呢?
一、创新与传承:时代的双重呼唤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创新与传承并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相
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在传承的基础上
完成创新的。在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的传统文化不
仅涵盖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还包含了先民们在
各个领域的智慧成果。从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到老子所说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再到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历史中无数
例证表明,创新的根基深植于传统的沃土。
在现代社会,创新依然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日新月异,
信息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
正不断刷新着人类认知的边界。但正如同张衡的发明一样,创新并非
一味脱离传统的“新奇”,而是在尊重和传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推
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继
承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敢于突破束缚,勇于走出新路。
二、如何在创新中传承?
那么,如何做到在创新中传承呢?我想,首先我们要深刻理解
“知”的重要性。创新源于知识的积累,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只有对历史有深刻的了解,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
1.深耕知识,打好基础
作为学生,你们的首要任务是不断汲取知识,培养扎实的基本功。
课堂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次听讲、每一篇阅读、每一次实验,都是为
你们未来的创新奠定基础。今天的知识是未来创新的根基。就如同物
理学的伟大先驱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继承这些知识的成果,并
在此基础上做出新的突破。
2.尊重历史,理解文化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们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中
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和科学精神。
在你们的日常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现代知识的积累,更要尊重历史,
了解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从诗词歌赋到经典文献,从中华
医学到古代天文,许多宝贵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思考。
3.敢于突破,勇于创新
传承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相反,真正的传承是要通过创新来赋
予传统新的生命。在你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
心,敢于提出疑问,敢于挑战传统的局限性。科学实验的创新往往源
自思维的突破,艺术创作的突破常常基于对前人技艺的重新理解和
再创造。
三、如何在传承中创新?
传承和创新并非各自独立的两个过程,而是交织在一起的动态
发展。我们不仅要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还要在传承中找到创新的动
力。这要求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敢于在
传统的框架内寻找新的出路。
1.批判性思维:在传承中质疑
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它是随历史发展不断演化的结果。在传
承过程中,我们要培养批判性思维,不能盲目接受传统的一切,而是
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理解传统的内涵,并结合现代社会的需
求对其进行再创造。正如鲁迅所说:“青年人要有批判精神,有挑战
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春晚秧BOT)校长2025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讲话稿等11篇.pdf
- (关于DeepSeek)校长2025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讲话稿等11篇.pdf
- (蛇年春晚科技)2025年春季开学第一课讲话稿等11篇.pdf
- 《秧BOT》校长2025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讲话稿等11篇.pdf
- 2025 蛇年开学思政第一课:探寻蛇文化的奥秘启迪智慧与成长等11篇.pdf
- 2025春季开学第一课从电影《唐探1900》汲取青春奋进力量等11篇.pdf
- 2025春季开学第一课讲话:从电影《唐探 1900》汲取青春奋进力量等11篇.pdf
- 2025春季开学典礼初中校长讲话:以春为序,在新学期种下梦想与希望等11篇.pdf
- 2025春季开学典礼初中校长讲话:以春为序在新学期种下梦想与希望等11篇.pdf
- 2025春季开学典礼校长讲话:乘教育春风,启2025新程等11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