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标准化文件编写及注意事项
目录/Contents
标准
起草步骤和注意事项
标准
编制相关知识
标准
研制思路
要素的表述
标准编制相关知识
01
标准化文件:
绝大部分为标准,还包括技术报告(TR)、协议(国际研讨会协议IWA、工业技术协议ITA等)等
标准化对象:
•宏观层面: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从无序到有序)
•中观层面:产品、过程或服务
•微观层面:原材料、零部件或元器件、制成品、系统、过程或服务
•总体目的: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
•特定目的:相互理解、可用性、互换性、兼容性、相互配合、品种控制、安全、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
标准和标准化
标准化目的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标准外文版管理办法》
《国家标准涉及专利的管理规定》
………………
《标准化法》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团体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
标准化政策文件
l
lllll
llll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
《标准编写规则》(术语、符号标准、分类标准、试验标准、规范标准、规程标准、指南标准、评价标准、产品标准、管理体系标准)
lGB/T20003.1-2014《标准制定的特殊程序第1部分:涉及专利的标准》
l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lGB/T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lGB/T3102.1~3102.13《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声学的量和单位》《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
lGB/T20000.1~20000.11《标准化工作指南》(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引用文件、良好实践指南、阶段代码系统的使用原则和指南、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翻译通则、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通用表述)
lGB/T16733《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
lGB/T13016《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
lGB/T20004.1~20004.2《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指南、良好行为评价指南)
lGB/T20002.1~20002.6《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儿童安全、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涉及中小微型企业需求)
………………
起草依据的标准
l
标准起草依据
标准分类
7、复审
6、批准发布
主管部门对标准报批稿等文件进行审核
并进行公示,公示期满且意见处理完毕
后,由总局统一编号、批准发布
1、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或广电标准
委以书面形式发立项申请函并附带《立项建议书》和标准草案等材料。
2、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标准化信息
管理系统”的“标准申请”提出立项申请
3、总局确定项目计划并立项下达
5、技术审查
对标准送审稿进行审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报批稿和审查会议纪要/函审结论
4、征求意见
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业内专家意见,完成意见汇总处理和标准送审稿
3、组织起草
项目负责人组织标准起草形成标准讨论稿,直到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标准生命周期
1、复审周期不超过五年
2、复审结论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标准化管理办法》
制定程序
1、项目提出
2、立项
•继续有效
•废止
标准各阶段要求和注意事项
标准起草各阶段要求及材料模版可从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下载
上修改,不应在起草小组自己的版本上修改
每个阶段的修改应在
需注意
问题
①知识产权报告(内容要点见附件5)
需提供第三方出具的知识产权报告,并提交纸质原件
②必要专利信息披露表(模版见附件6)专利披露者签字或盖章,并提交纸质原件
③通用必要专利实施许可声明表(模版见附件6)
专利权人或专利申请人签字或盖章,并提交纸质原件
④已披露的专利清单(模版见附件6)
牵头单位盖章和第一起草人签字,并提交纸质原件
⑤专利证明文件(复印件)
专利证书复印件或扉页
为专利公开通知书复印件或扉页
专利申请号和申请日期
必要性
从技术角度考虑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