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课件 项目九 行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pptx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课件 项目九 行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pptx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列车挤道岔时的故障处理;列车挤道岔时的故障处理;列车挤道岔时的故障处理;列车挤道岔时的故障处理;列车挤道岔时的故障处理;列车脱轨时的故障处理;列车脱轨时的故障处理;列车脱轨时的故障处理;列车脱轨时的故障处理;火灾时的故障处理;火灾时的故障处理;火灾时的故障处理;火灾时的故障处理;火灾时的故障处理;火灾时的故障处理;火灾时的故障处理;站台门故障时的处理;火灾时的故障处理;火灾时的故障处理;火灾时的故障处理;谢谢观看!;;;列车在区间临时故障停车的处理;列车在区间临时故障停车的处理;列车在区间临时故障停车的处理;列车在区间临时故障停车的处理;列车在区间临时故障停车的处理;大客流时的运营组织方法;大客流时的运营组织方法;大客流时的运营组织方法;大客流时的运营组织方法;大客流时的运营组织方法;列车冒进信号的处理;列车冒进信号的处理;案例一:上海地铁一号线列车相撞事故

1.案例概况

2009年12月22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发生列车侧面相撞事故,事故地点位于富锦路站至上海火车站之间的小交路折返段。当时下行方向150号列车以60.5公里/小时的速度,由中山北路站开往上海火车站,驶近上海火车站时,驾驶员发现前方信号灯为红灯,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随后系统才发出制定命令,但此时列车制动距离已不能满足安全停车的要求。6点54分,载有乘客的150号列车以16.5公里/小时的速度与正在折返的117号空载列车侧面相撞。

;行车事故案例分析;2.原因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信号系统故障检测机制不完善。信号系统的任何一个小故障都可能引发大的事故。事故发生前,信号系统已运行9年,而信号系统故障直到此次发生事故才暴露出来。这反映了信号系统风险因素识别的复杂性以及安全监测的必要性,需要建立完善的信号系统故障监测机制。

(2)事故救援过程中表现出应急处置经验不足。发生事故后,乘客与地铁运营单位之间应急配合处理,地面交通网络、区域交通管理应急联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应急处置和联动协调经验不足的问题,需要完善应急处置指挥架构,进一步细化车站应急处置预案,加强车站运营信息发布的执行和监督工作,进一步丰富信息发布渠道,梳理信息发布内容,规范信息发布形式。

;3.造成的后果

造成150号列车驾驶室受损和第1节车厢的第2位转向架轮对脱轨,导致车体受损,1号线全线停运。事故受损车体如图11.5所示。

;4.教训及防范措施

(1)应规范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产品的标准。

(2)要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应不断提高运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

(4)加强对车辆、线路和信号系统等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管理。

(5)通过资质管理和加强培训教育等手段,减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员的操作失误,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案例二:上海地铁十号线列车追尾事故

1.案例概况

2011年9月27日14时37分,上海市地铁10号线1005和1016号列车在豫园站至老西门站下行区间百米标176处发生一起追尾事故,造成200多人受伤。;2.原因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电工在进行地铁10号线新天地车站UPS柜底电缆孔洞封堵作业时,UPS输出负载端A相线路出现松动,引发A相电供电缺失,导致10号线新天地集中站信号失电,并造成中央调度列车自动监控(ATS)红光带、区间线路区域内车站列车自动监控(HMI)面板黑屏。此时,行车调度员未准确定位故障区间内全部列车位置的情况下,违规发布电话闭塞命令,接车站值班员在未严格确认区间线路是否空闲的情况下,违规同意发车站的闭塞请求,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导致1005号列车与1016号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3.造成的后果

造成重大责任事故,200多人受伤,12名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

;;案例三:南京地铁列车连挂车钩发生碰撞

1、案例概况

2005年12月1日南京地铁小行—安德门上行区间,距安德门站约300米处发生列车连挂车钩发生碰撞。当天7:40,行调指令基地内1314车出库连挂故障车2526车;8:05,1314车出库,采用洗车模式与2526车连挂时,因列车处于小半径曲线位置,车钩对位不正,连挂失败,车钩发生碰撞。

;2、原因分析

南京地铁在编制技术文本时,考虑的不够充分,没有将“小曲率半径连挂作业要求”进行明确;当时车辆连挂时线路半径为150米,根据《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车辆合同文件附件1》中对车钩连挂的规定,是不允许进行自动连挂的,合同中明确要求列车自动连挂时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0米。

同时也反应出调度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经验不足,缺乏处理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

;3、造成后果

此次事故造成2526车A端的防爬器轻微擦伤,2526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