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22_T 3684-2024 政务服务码应用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35.240.01CCSL79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684—2024

政务服务码应用规范

Applicationspecificationforgovernmentservicecode

2024-12-31发布2025-02-10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684—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提出、归口、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吉林省吉林祥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底晓强、孙苏鹏、姜晓明、闫禹行、沈强、周建秋、李博、刘爽、刘博。

DB22/T3684—2024

II

引言

政务服务码是以二维码作为载体,关联承载自然人和法人有关信息,在各类场景和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于二维码技术架构和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打造政务服务码,拓展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推动政务服务码成为自然人和法人获取政务服务的可信电子身份凭证,通过亮码扫码实现政务数据的安全流通和交互,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促进政务数据与公共数据的关联融合和创新应用,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高质量支撑。

基于以上现状,从当前的实践情况和长远的应用需求来看,做好政务服务码的配套使用和标准落实工作,实现吉林省的政务服务码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服务码,以及全国其他地区政务服务码的互联互通互认,是吉林省数字政府高效发展的迫切需要。

DB22/T3684—2024

1

政务服务码应用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政务服务码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政务服务码的编码要求、应用接入要求、安全要求,确立了政务服务码的应用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政务服务码服务方和应用方开展政务服务码设计、接入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7766二维条码网格矩阵码

GB/T33560信息安全技术密码应用标识规范

GB/T3527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GB/T39477信息安全技术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政务服务码governmentservicecode

政务服务码是以身份标识为基础,按照本文件规定编制的矩阵式二维码,是标识个人、法人身份和机构信息的二维码。

3.2

政务服务码服务方governmentservicecodeserviceprovider

负责政务服务码发放、解析、管理的服务单位,为政务服务码应用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撑服务。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TLV:标签-长度-值(Tag-Length-Value)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HTTPS: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Secure)JSON:Javascript对象标识(JavaScriptObjectNotation)

DB22/T3684—2024

2

5基本要求

5.1互联互通互认

应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服务码互联互通互认。5.2统一接入

新建政务服务应用应接入“吉林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5.3服务融合

应以政务服务码为载体,通过各类卡、码、证承载的数据互通和服务融合,实现“身份互认”、“证照融合”和“一码通用”。

5.4应用适配

应梳理涉及卡、码、证的业务系统,组织开展适配工作,将政务服务码与各类卡、码、证的业务系统进行关联。

5.5数据共享

通过政务服务码实现身份认证、电子证照和政务服务事项库办事数据共享,支持扫码办事、扫码亮证等服务应用。

5.6服务管理

政务服务码服务方应指定服务负责人,负责与应用方进行对接,并承担管理责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