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一、福利的词源考察
1.英文福利词源:Welfare源自拉丁文,由well和fare组合,意为“美好生活”
2.中文福利概念:‘福’含平安、祥瑞,‘利’指顺利、吉祥,共同指向幸福生活
3.社会福利定义:人们获得良好的状态,包括身体的、情感的、经济的等诸方面需求;;;;;;;;10;;;;复习思考题;;16;17;4.邻里:福利的延伸
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福利向家庭、宗族外扩展,就会形成地缘与业缘相结合的福利供给体系,邻里就是这一福利体系的载体。
5.国家:福利的制度化
中国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及其体系架构产生于先秦时期。中国的福利建设始终具有治国安邦的意蕴与功能,通过福利供给及民生建设,促进长治久安。
6.天下:福利的抱负
着眼于天下的社会福利,就是要践行“仁爱”“利天下”“亲仁善邻”“和而不同”等互惠利他原则,践行“四海一家”“天下大同”的福利行动。;1.社会福利与社会冲突
2.福利国家:社会控制的手段
3.福利政策:价值冲突
4.福利来源:筹资冲突
5.福利分配:目标冲突
6.福利支出:阶层冲突;;1.社会福利与社会文化
2.家庭福利:孝老慈幼文化
3.个体与他者福利:社会互助文化
4.国家福利:积储备荒文化
5.天下福利的追求:小康与大同社会;;1.社会福利与社会转型
2.社会形态转变:福利理念的调适
3.社会价值的转变:公平论和民生论受到重视
4.社会结构的转变:走向整合性福利理论
5.经济体制转变: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协同
6.转型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结合;;复习思考题;;27;一、社会需要或社会问题确认
社会福利政策问题识别以社会需要或社会问题确认为依据,这是社会福利政策得以产生并发挥功能的基本原理:
一方面,福利政策问题的确认建立在“问题情势”的基础上,“问题情势”源自于社会事实,这些社会事实被政策制定者感知、选择分析、评价与建构;
另一方面,社会福利政策问题的识别与界定蕴含着福利政策方案的形成,具体来说政策问题的识别与界定对应不同的解决方案。;二、政府责任范围界定
1.政府对政策问题的性质、范围及其严重程度进行确认:社会福利政策公共性的来源。
2.政府??政策问题执行中涉及的资源或技术加以支持:通过将政策问题情势具体化为哪些步骤与方法,进一步澄清民生问题。;三、政策预期效果分析
社会福利政策从诞生之初就具有鲜明的问题指向性及对象指向性,其目的是:解决社会系统中出现的问题,满足某种社会需要,以此释放社会存在的“压力信号”,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提高民众福祉水平。
也就是说,政策预期效果与福利政策目标相一致的设定是福利政策存在的先决条件,政策预期效果只有解决或缓解了社会矛盾、提升民众生活水平,才真正完成了政策使命。;;一、福利政策动议的类型
1.基于普遍社会需要的公众动议:由大众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的政策诉求。
2.基于决策者的政府动议:由决策者主动介入干预,启动相应决策程序。
3.基于媒体介入的政府动议:由媒体传播出去使得相关社会需要或社会问题引起政府重视。;案例3-2:农民工尘肺的调查分析(p63)
河南省新密市村民张某在郑州一家企业务工,从事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三年后由于出现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在多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尘肺病”,但均未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2009年6月,张某为证明自己患有尘肺病,经某医院胸腔镜取肺组织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矽肺。在国家职业病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和当地政府介入下,张海超的病情经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尘肺病三期。
此后,农民工尘肺事件被频繁报道并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它们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农民工尘肺诊断问题进行了研究。;二、福利政策动议的程序
1.认定与细化福利政策问题:政策问题的明朗化与福利问题的重要性相关。
2.建立问题评估标准:协调利益集团需要(西方)VS政策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之间的矛盾(中国)。
3.确认相关议题:考虑该政策议程与国家整体要求的协调性与一致性。;三、福利政策动议的途径
1.“自上而下”的政府自觉:政府基于自身职责推动的政策议程。
2.“自下而上”的公众反馈:由非政府组织发起推动成为政府议程的过程。
3.上下结合的混合动议:上下联合、相互结合。;36;一、决策主体与权力合法
1.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组建的决策组织2.符合决策权力范围内3.符合法定过程
二、审批与发布程序合法
1.规定时间
2.规定程序
3.规定渠道
三、对社会需要或社会问题的回应
1.回应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
2.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不得违背宪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案例3-3:美国昂贵的药价(p69)
2018年7月,美国最大的独立制药商“辉瑞”再次大幅度提高了部分药品的价格。特朗普表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会福利 课件汇总 高和荣 第1--5章 绪论--- 社会福利主体.pptx
- 社会福利 课件汇总 高和荣 第6--11章 社会福利客体--社会福利的挑战 .pptx
- 劳动经济学 第6版 课件 第04章 劳动时间.pptx
- 劳动经济学 第6版 课件 第01章 劳动力需求.pptx
- 劳动经济学 第6版 课件 第02章 劳动力供给.pptx
- 劳动经济学 第6版 课件 第03章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割与内部劳动力市场.pptx
- 2025-2030年中国美乐原酒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中国环氧绝缘漆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市场分析报告.docx
- 年中国玉米市场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