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导学案(含答案).docxVIP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导学案(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的起源特征。

1、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分布,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结合考古发掘成果,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3、搜集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考古材料与文献在研究早期国家起源中的作用。

4、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概念,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特点

2、难点:早期国家的特征

时空坐标

【考点突破】

考查角度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考点1、石器时代的分期

(1)分期: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2)分期依据:制作石器的技术不同。

考点2、旧石器时代:中华先民的出现(距今170万年到1万年)

(1)概念: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代表性文化遗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生产与生活:

能以打制方法制作简单工具。

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已经学会用火。

考点3、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奠基(距今1万年到五千年)

(1)概况

A、含义: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B、时间:距今约1万年前。

C、生产与生活: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D、遗存分布: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2)文化遗址代表:

A、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到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B、大汶口文化:距今约7000到5000年前,出现在黄河下游。

C、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到5000年前,出现在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D、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出现在黄河中下游。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蛋壳陶”。

E、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出现在辽河上游。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F、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年出现在长江下游。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考点4、原始社会组织的社会特征

(1)原始社会组织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母系氏族社会,

A、出现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

B、社会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

A、出现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

B、社会特征: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C、发展趋向: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学习聚焦】石器时代人类先后以打制和磨制的石器作为工具。

【思考点】(教材第2页)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你能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吗?

提示:中国早期人类遗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分布广泛,这说明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有多元发展的趋势:中国早期人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长江流城和黄河流域,这些地区往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

【拓展1】中国史前农业的类型及特点中国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为基础,南北分别形成稻作、粟作史前两大农业系统的格局,这在世界史前农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拓展2】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曙光。

1、社会组织内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贫富差异和等级分化。

2、某些掌握政权、军权或宗教权的“王者”已经出现。

3、遗址中城墙、围壕和祭祀遗迹的出现,表明专供统治者居住的,作为政治、文化、宗教中心功能的城邑已经出现。

【拓展3】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少有的原生性文明。据考古研究表明,中华文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若干文化区系,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形成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为主干,其周围围绕多个区域性文化的重瓣花朵格局,这一结构模式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分布格局,而且奠定了中国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文化基础,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概念阐释1】母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就是每个氏族的全体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母,他们是以母系血缘为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在母系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