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谈中国诗读后感.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中国诗》读后感

读完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我深深被其对中国诗的独到见解所吸引。钱钟书以他一贯的博学与智慧,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诗的深邃世界的窗户。

在这篇文章中,钱钟书首先强调了中国诗的“富于暗示”的特点。他引用了南宋诗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的评论“言有尽而意无穷”,来形容中国诗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种“怀孕的静默”,如同柳宗元在《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中所写“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钱钟书也谈到了中国诗中“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的方式,以及那荡气回肠、吞言咽理的美妙诗句。如李白《怨情》中的“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引得人遥思惆怅。又如南宋诗人鲍照的“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让人陡生伤感。这些诗句都充满了诗意,耐人寻味。

钱钟书还提到了中国诗中“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境悠远,以及“听是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的深刻见解。他借用英国诗人济慈的名句说:“听是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这句话让人深感中国诗的深远内涵和艺术魅力。

钱钟书的文章不仅展现了他的博学和智慧,更展现了他对中国诗的深深热爱和独到见解。他的文字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国诗的大门,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诗的韵味和魅力。

《谈中国诗》经典语句解读:

“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解读:这句话揭示了诗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功能。在中国,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方式。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因此,诗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类似于宗教的角色,成为人们寻求精神慰藉和心灵净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解读: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中国诗的特点之一——短小精悍。中国诗往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和震撼。这种“闪电战”式的阅读体验,让读者在短时间内领略到诗的美妙和魅力,也体现了中国诗追求言简意赅、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解读: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阐述了中国长诗与西洋中篇诗在篇幅和风格上的差异。中国长诗虽然篇幅较长,但仍然注重声韵的和谐与美感,如同“轻鸢剪掠”一般轻盈飘逸。而西洋中篇诗则更加注重叙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篇幅相对较长,风格也更加厚重沉稳。这种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追求。

“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解读:这句话揭示了中国诗歌创作的艺术追求——以有限表达无限。中国诗人善于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远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在有限的文字中感受到无限的意境和韵味。这种艺术追求体现了中国诗歌创作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也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一般西洋读者,也许只嫌中国诗是微雕艺术。”解读:这句话反映了一些西洋读者对中国诗歌的误解和偏见。他们认为中国诗歌过于短小精悍,缺乏深度和广度,只是像微雕艺术一样局限于细节和表面。然而,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中国诗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因此,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领略其独特的美妙和魅力。

《谈中国诗》是一篇充满智慧和深度的文章,读完之后让我对中国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深感谢钱钟书先生为我们带来的宝贵见解,也更加敬佩他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这篇文章不仅让我欣赏到了中国诗的美妙,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视中国的文化遗产。

文档评论(0)

干中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