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11.020
CCS
FORMTEXTGXAS
CFORMTEXT05
团体标准
T/FORMTEXTGXASFORMTEXTXXXX—FORMTEXT2024
FORMTEXT?????
FORMTEXT壮医药线升阳灸法技术操作规范
FORMTEXTTechnicaloperationspecificationforZhuangMedicineThreadYangAscendingMoxibustionTechnique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2024-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2024-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广西标准化协会??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2024
PAGE3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2024
PAGE4
壮医药线升阳灸法技术操作规范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壮医药线升阳灸法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壮医药线升阳灸法技术操作的适应症与慎用症、施术前准备、施术要求、不良反应处理、日常调护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壮医药线升阳灸法的操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46经穴名称与定位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壮医药线升阳灸法ZhuangmedicinethreadYangascendingmoxibustionmethod
以壮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经过多种药物制备液浸泡过直径在0.25mm~1.00mm的苎麻线,取出后点燃,使之形成圆珠状炭火,然后将此炭火伸至耳孔内灼灸,用以调气升阳、疏通道路、强壮安神、补虚解毒,使天地人三气复归同步运行的一种防治疾病、治疗疾病方法。
适应症与慎用症
适应症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虚弱性疾病,常见病症有畏寒,怕冷,四肢冰凉,耳鸣,失眠、眩晕,头痛等阳虚疾病。
慎用症
阴虚火旺患者慎用。
过度疲劳、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慎用。
孕妇慎用。
施术前准备
施术环境
清洁卫生、光线充足,室温24℃~28℃,必要时用屏风或围帘遮挡。
用物
包括壮医药线、剪刀、镊子、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棉签、一次性无菌手套、酒精灯、打火机、手消液、纸巾、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等。
施术人员
施术人员洗手,戴口罩、医用帽子及一次性无菌手套。用生理盐水清洁将要施灸的皮肤。
患者
患者着装宽松,根据施灸部位选择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并常取坐位、仰卧位,以患者舒适及便于施术者操作为宜,避免用强迫体位。
健康宣教
核对患者及治疗方案,向患者说明治疗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同意,进行壮医药线升阳灸法治疗相关知识的宣教,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
施术要求
施术要点
穴位选择及定位
主穴取耳孔穴,位于两侧耳孔,左右计2穴。副穴取发旋穴、眉心穴、大椎穴、涌泉穴。穴位的定位应按GB/T12346的确定。主穴位示意图见图1,副穴位示意图见图2~图4。
标引序号说明:
1——耳孔穴:位于两侧耳孔,左右计2穴。
耳孔穴
标引序号说明:
1——眉心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
2——发旋穴:在头顶头发旋窝处。
眉心穴、发旋穴
标引序号说明:
1——大椎穴:在颈后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大椎穴
标引序号说明:
1——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涌泉穴
取线
用镊子从药液中取出药线,用剪刀截取需要的长度。儿童宜取用0.25mm药线,成人宜取用0.7mm~1.00mm药线。
整线
把药线线端搓紧并拉直。
持线
单手持线,拇指和食指指尖相对持线的一端,露出线端1cm~2cm,药线另一端可卷入掌心。
燃线
点燃线端,抖灭火苗,形成珠火。
施术方法
主穴使用升阳灸法,将药线的炭火星线端对准耳孔,从外耳道缓慢将火星居中伸进耳孔穴,不触碰耳道内皮肤,数数计时,1234,2234,3234,4234,5234,20s为1次。
患者自觉烫灼感即可移出,宜为3~9次,取阳数,男患者施灸顺序为先左耳,后右耳,女患者先右耳,后左耳。
副穴使用点灸手法,分为常规手法和非常规手法,如下:
常规手法:将药线的炭火线端对准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