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产后盆底肌的中医康复.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盆底肌功能与产后损伤

·中医对盆底肌康复的认识

·产后盆底肌评估与诊断

·产后盆底肌中医康复方法

·产后盆底肌康复效果评价

·产后盆底肌康复的注意事项与误区

目录

01

盆底肌功能与产后损伤

支撑作用

盆底肌像一张“吊床”,承托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维持其正常位置。

控制作用

盆底肌参与控制排尿、排便,以及维持yin道紧缩度等多项生理活动。

盆底肌的生理作用

盆底肌与其他肌肉群共同协作,完成复杂的生理动作,如性生活、分娩等。

妊娠、分娩过程中,胎儿对盆底

肌的压迫和牵拉,以及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盆底肌损伤。

产后盆底肌损伤可能表现为尿失

禁、尿频、尿急、子宫脱垂、yin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等症状。

产后盆底肌损伤原因及表现

损伤原因

表现症状

心理影响

盆底功能障碍可能引发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理影响

盆底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尿失禁、便秘、性功能障碍等生理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社会影响

盆底功能障碍可能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社交障碍。

02

中医对盆底肌康复的认识

气血调和

中医强调气血的调和,认为气血不畅

是导致盆底肌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调和气血可以促进盆底肌的康复。

脏腑功能调整

中医认为盆底肌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可以改善盆底肌的dan性和力量。

筋骨强健

中医认为盆底肌属于筋骨范畴,通过强健筋骨可以提高盆底肌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中医理论中的盆底肌康复

内外兼治

中医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既注重

内部脏腑功能的调整,又重视外部

筋骨的强健,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

的。

个体化治疗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辨证分型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等因素,中医将盆底肌功能障碍分为不同类型,如气虚型、血瘀型等

,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辨证施治在盆底肌康复中的应用

中药外敷与熏蒸

使用中药进行外敷或熏蒸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盆底肌部位,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作用,有助于改善盆底肌的血液循环和

功能状态。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和气血、

疏通经络,进而促进盆底肌的康复。

中药内服

根据辨证分型结果,选用具有益气、活血、强筋健骨等功效的中药进行内服治疗,以改善盆底肌

功能。

中医药及针灸在盆底肌康复中的作用

03

产后盆底肌评估与诊断

手法评估

通过医生或专业治疗师的手法检查,评估盆底肌肉的张力、dan性和收缩力。

仪器评估

采用生物反馈仪、电刺激仪等设备,定量评估盆底肌肉的肌电活动、肌肉力量和耐力等。

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产妇的盆底功能状况,如是否有漏尿、便秘、性生活不满意等症状。

盆底肌力评估方法

仪器诊断

结合生物反馈仪、电刺激仪等设备的检查结果,对盆底功能障碍进行客观、准确的诊断。

症状诊断

根据产妇的临床症状,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进行诊断。

体征诊断

通过医生或专业治疗师的检查,发现盆底肌肉的松弛、萎缩、不对称等体征进行诊断。

盆底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气血两虚型

产后盆底肌肉松弛,伴有面色

萎黄、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等

症状,舌淡苔白,脉细弱。

肾虚型

血瘀型

产后盆底肌肉疼痛、僵硬,伴有恶露不尽、色紫暗有血块等症状,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中医辨证分型及诊断标准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伴有腰膝

酸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等

症状,舌淡苔白,脉沉细。

湿热型

产后盆底肌肉松弛伴有带下量

多、色黄味臭等症状,舌红苔

黄腻,脉滑数。

04

产后盆底肌中医康复方法

针灸穴位选择

针对盆底肌功能障碍,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以调和气血,促进盆底肌肉恢复。

针灸方法

采用毫针针刺,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操作下进行,避免出现晕针、弯针等现象。

针灸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个体情况,选用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等中药方剂,以补益中气,固摄盆底。

中药外敷

选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中药研成细末,用酒或醋调匀后外敷于下腹部,促进ju部血液循环,改善盆底肌肉功能。

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中药治疗

●推拿按摩手法

采用揉、摩、推、拿等手法对腰骶部及下腹部进行推拿按摩,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穴位按压

选取中极、归来、子宫等穴位进行点按,以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

●注意事项

推拿按摩治疗力度需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推拿按摩治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阿弥陀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