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孙权劝学》优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司马光;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能够准确翻译文章。

2、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语言魅力,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班级讨论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作者作品简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鲁肃,三国时吴国的军师;吕蒙,三国时吴国的名将;一、文言文朗读;文言文朗读三步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qǐ)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二、文言文翻译;翻译五字法;;疏通文意;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

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三、问题探究;1.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一步步劝

吕蒙学习?;1.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一步步劝吕蒙学习?;2.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开卷有益”,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

学习要趁早。

知识让人自信,自信赢得尊重。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够概括本文的内容,试问是哪个成语?

;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了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写作亮点:;文言常识;一、文学常识

二、正确???音

三、通假字

四、重点字词

五、古今异义

六、词类活用

七、一词多义(一义多词)

八、翻译

九、默写

十、阅读理解

;古今异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词多义;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约翰森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劝学的故事:;发愤识遍天下字;陶渊明的劝学对联: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乐羊子妻

范晔;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子路受教》

孔子谓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长剑。”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请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子路曰:“学也有益乎?”孔子曰:“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士无教友,则失德;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反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人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簇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

----《说苑》卷三;1.比较下面两句中“以”和“益”的意义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

??学亦有益乎?其入不益深乎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益”字不同。

??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益”字相同。

??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益”字也相同。

??D.两个“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c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