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8+1”模拟练(六)2025全国高考二轮化学抓分卷限时微模拟(30 min.DOC

“8+1”模拟练(六)2025全国高考二轮化学抓分卷限时微模拟(30 min.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全国高考二轮化学抓分卷限时微模拟(30min“8+1”模拟练(六)

一、选择题

1.化学在科技强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铝合金中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常用于制造飞机外壳

B.二氧化硅广泛用于航天器太阳能电池板

C.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中的甲烷是烃的衍生物

D.医用无纺布防护服中常用聚乙烯作原料,聚乙烯属于天然纤维

【解析】单质硅广泛用于航天器太阳能电池板,B错误;甲烷属于烃,C错误;聚乙烯属于合成纤维,D错误。

2.下列图示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

甲乙

丙丁

A.图甲: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B.图乙:配制FeCl3溶液

C.图丙:钠的燃烧

D.图丁:验证铁钉的吸氧腐蚀

【解析】乙酸乙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且导管口应靠近液面不能伸入液面以下,A错误;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氯化铁固体,B错误;钠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会使玻璃表面皿炸裂,可以在坩埚中进行实验,C错误。

3.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A)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工人用明矾处理废水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B

工人用ClO2消毒自来水

ClO2具有强氧化性

C

雕刻师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HF可与SiO2反应

D

酿酒师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

SO2可以杀菌和抗氧化

【解析】明矾处理废水,利用其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无关,A错误。

4.下列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A)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三氟乙酸酸性强于三氯乙酸

F原子电负性大于Cl原子,吸电子能力强

B

常温下,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与稀硝酸反应

硝酸酸性强于硫酸

C

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块

晶体有各向异性

D

利用FeS除去废水中的Hg2+

Ksp(FeS)Ksp(HgS)

【解析】稀硝酸是强氧化性酸,常温下能与Cu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B错误;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块,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C错误;用FeS除去废水中的Hg2+,说明HgS更难溶,则Ksp(FeS)Ksp(HgS),D错误。

5.一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洗涤剂中间体结构式如图所示,X、Q、Z、Y、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W同主族,Q、Z、Y同周期,基态Q原子核外成对电子对数与未成对电子数相等,Y可与X形成空间结构为V形的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第一电离能:ZYQ

B.简单离子半径:ZYW

C.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

D.Y的简单氢化物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

【解析】X、Q、Z、Y、W分别为H、C、N、O、Na。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ⅡA、ⅤA反常,故第一电离能:N>O>C,A正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简单离子半径:N3->O2->Na+,B正确;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NO3为强酸,HNO2为弱酸,C错误;Y的简单氢化物即H2O,H2O中心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其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D正确。

6.将二氧化锰和生物质置于一个由滤纸制成的折纸通道内形成电池(如图所示),该电池可将可乐(pH=2.5)中的葡萄糖转化成葡萄糖内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

B.MnO2在正极失电子

C.H+由a极移向b极

D.当电路中转移0.1NA个电子时,生成0.1mol葡萄糖内酯

【解析】酸性条件下C6H12O6→C6H10O6,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即a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2e-===2H++C6H10O6,b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A、B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故H+由a极移向b极,C正确;由负极反应式可知,当电路中转移0.1NA个电子时,生成0.05mol葡萄糖内酯,D错误。

7.实验室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制取NH3,将NH3通入CuSO4溶液,当生成的蓝色沉淀溶解为深蓝色溶液,再滴加乙醇可获得eq\b\lc\[\rc\](\a\vs4\al\co1(Cu?NH3?4))SO4·H2O晶体。已知:eq\b\lc\[\rc\](\a\vs4\al\co1(Cu?H2O?4))2+呈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在装置甲试管中加入NH4Cl和Ca(OH)2固体加热制取NH3

B.装置乙中的a和装置丙中的b均可防止倒吸

C.eq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文档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