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原文和翻译 .docx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PAGE

PAGE1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原文和翻译

1、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原文和翻译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原文和翻译

春夜别友人

原文: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1]

译文:

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2]

2、陈子昂《论为政之要》原文及翻译译文

陈子昂《论为政之要》原文及翻译陈子昂

原文:

①今百度已备,但刑急罔密,非为政之要。凡大人初制天下,必有凶乱叛逆之人为我驱除,以明天诛。凶叛已灭,则顺人情,赦过宥罪。盖刑以禁乱,乱静而刑息,不为承平设也。太平之人,乐德而恶刑,刑之所加,人必惨怛,故圣人贵措刑也。诚宜广恺悌之道,敕法慎罚,省白诬冤,此太平安人之务也。

②官人惟贤,政所以治也。然君子小人各尚其类。若陛下好贤而不任,任而不能信,信而不能终,终而不赏,虽有贤人,终不肯至,又不肯劝。反是,则天下之贤集矣。

③议者乃云“贤不可知,人不易识”。臣以为固易知,固易识。夫尚德行者无凶险,务公正者无邪朋,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智不为愚者谋,勇不为怯者死,犹鸾隼不接翼,薰莸不共气,其理自然。智者尚谋,愚者所不听;勇者徇死,怯者所不从。此趣向之反也。诚能信任俊良,知左右有灼然贤行者,赐之尊爵厚禄,使以类相举,则天下之理得矣。

④陛下知得贤须任,今未能者,盖以常信任者不效。如裴炎、刘祎之、周思茂、骞味道固蒙用矣,皆孤恩前死,以是陛下疑于信贤。臣固不然。昔人有以噎得病,乃欲绝食,不知食绝而身殒。贤人于国,犹食在人,人不可以噎而止餐,国不可以谬一贤而远正士,此神鉴所知也。

⑤圣人大德,在能纳谏,太宗德参三王,而能容魏征之直。今诚有敢谏骨鲠之臣,陛下广延顺纳,以新盛德,则万世有述。

⑥臣闻劳臣不赏,不可劝功;死士不赏,不可劝勇。今或勤劳死难,名爵不及;偷荣尸禄,宠秩妄加,非所以表庸励行者也。愿表显徇节,励勉百僚。古之赏一人,千万人悦者,盖云当也。

⑦今事之最大者,患兵甲岁兴,赋役不省。兴师十万,则百万之家不得安业。自有事北狄,于今十年,不闻中国之胜。以庸将御冗兵,徭役日广,兵甲日敝。愿审量损益,计利害,势有不可,毋虚出兵,则人安矣。

⑧虺贼干纪,自取屠灭,罪止魁逆,无复缘坐,宗室子弟,皆得更生。然臣愿陛下重晓慰之,使明知天子慈仁,下得自安。臣闻人情不能自明则疑,疑则惧,惧则罪生。惟赐恺悌之德,使居无过之地。

(取材于《新唐书·陈子昂传》,有删改)

解释:【1】武则天召见陈子昂,使之论为政之要,陈子昂遂作此论。【2】恺悌:和乐平易。【3】薰莸:香草和臭草。喻指善恶、贤愚、好坏等。【4】虺贼:虺(huǐ),毒蛇。虺贼,指凶残、狠毒的叛乱之人。

译文:

如今各种法律制度已很齐备,但刑罚严急、法网细密,不是主持朝政的要领。凡是德行高尚的人开始掌控天下,必然会有凶恶作乱、反叛谋逆的人被我们驱逐排除,来显示帝王的惩罚。凶徒叛贼业已消灭后,就要顺应民心,赦免罪过。刑罚是用来制止祸乱的,祸乱平息,刑罚就要停止,它不是给太平时代设置的。太平时代的百姓,喜欢恩德而厌恶刑罚,刑罚使用到谁身上,这个人必然会痛苦悲伤,所以圣人非常重视废弃刑罚。实在应当广施和乐平易之策,整饬法纪、慎用刑罚,明察诬陷之事,还蒙冤者清白,这是太平时代安定民心的当务之急。

任人为官只选德才兼具的人,是使政治清明的方法。然而君子小人各自推崇他的同类。如果陛下喜爱德才兼具的人却不任用,任用却不能信赖,信赖却不能坚持到底,坚持到底却不能奖赏,即使有德才兼具的人,终究不肯前来,更不肯效力。反之,那么天下德才兼具的人就聚集在朝廷了。

奏议之人竟然说:“德才不可知晓,人心不易识别。”我认为本来容易知晓,容易识别。崇尚德行的人没有凶险的行为,致力公正的人没有不正派的朋友,廉洁的人憎恶贪婪,诚信的人痛恨虚伪,聪明的人不为愚蠢的人谋划,勇敢的人不为怯懦的人献身,就像鸾凤与凶隼不并翅共飞,香薰与臭莸不同气相合,其中的道理是很自然的。聪明的人尊崇谋略,愚蠢的人不听这些;勇敢的人乐于献身,怯懦的人不做这些。这是由于他们的旨趣取向是相反的。如果确实能够相信任用德才出众的人,就可以知道他周围有显赫的贤德之行的人,赐给他尊贵的爵位、优厚的俸禄,使他推荐与他类似的人,那么天下的清明安定就

文档评论(0)

Kitt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