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山亭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VIP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山亭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秘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素养诊断试题

高一语文试题

2025.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后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

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的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

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等安贫乐道的贫士,立志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高洁的

品德节操,绝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是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

希望建功立业,又想要功成身退。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也常常发生

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

他晚年到了挨饿的程度,却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为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

《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

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

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需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

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

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并序》),

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

了他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

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而“神”则以自然之

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

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

真的思想,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

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

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助于人性的复归。

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

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

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来

看,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搞”的,但以超俗的眼光来看,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

《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

(摘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有删改)

材料二: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

不得自由。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工业时代,

“木笼”变成了“铁笼”。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

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

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

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

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

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

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

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19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