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别过度解读孩子的情绪.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别过度解读孩子的情绪

朋友带儿子小煜找我谈些事情,约在了我家附近的街心公园碰面,以方便孩子跑跑玩玩。

我哄了小煜一会,他便开心地跑到一边玩去了。看着小煜欢快的背影,朋友说:“刚才我在想,估计他得哭着被我拎回家,我们只能改天再约了呢。”我笑了笑,说:“人家只是说害怕,又没有说不去,你不鼓励他,反倒先提出不要去。”朋友说:“脾气一上来,这些话就脱口而出了。”是啊,我们因为生气随口说的话常给了孩子最坏的建议。

一开始,我们边走边玩,并不觉得累,也没有出现高原反应。大概走了三分之二的行程时,女儿状态变差,步子明显沉重拖拉,不停地问什么时候到。再走一段,她开始喊累,偏又下起了雨,女儿终于坚持不住哭了起来,边哭边走。起先我们还鼓励她,后来我自己也体力不支,上几级台阶就得大喘气休息一会儿,腿沉重得不听使唤,就不耐烦地警告:“哭有用吗?只能消耗力气,要不然我们回去吧!”女儿依然只是哭。哭声引起每一个超过我们的人的注意,大家都给她鼓劲儿:“加油小朋友,快到了哦。”

一位看起来健壮的老人笑嘻嘻地对女儿说:“哭吧丫头,没关系,我们都很累,心里都在哭呢!”女儿不停地抽泣,老人继续说:“丫头,我一直跟着你呢,这么多人里,我最佩服你,你的体力有限,一定是在用着比我们更强的意志力和身体斗争,你是个小勇士。”老人停了停,对我说:“短时间是走不出这片雨的,原地休息会儿,吃点东西,状态调整好再走吧。”然后,压低声音凑到我身边说:“孩子只是累,并没有说要回去,你可不能帮她泄气呀!”

我帮女儿抖抖雨衣上的雨水,让她坐在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从保温杯倒了焖好的米粥,用面包片夹了午餐肉,就着细雨,女儿红着眼睛吃了下去。休整了近二十分钟,女儿情绪稳定下来,再出发,她紧随爸爸的脚步,把我抛在了身后,她的背影从离我几米、十几米、几十米、一直到看不清楚。

到了目的地,因为下雨,传说中“雪山下的蓝色眼泪”并没有想象中的纯净湛蓝,女儿的背影却在回忆里,越发闪亮。

后来,我常想起老人的话,梳理总结出以下三点:首先,要认可孩子的情绪,允许负面情绪的产生;其次,不过度解读孩子的抱怨,不替孩子泄气;最后,鼓励孩子,给出合理建议。

一个周末,女儿在家做数学题,想不出解题思路,就把笔敲得啪啪响,直抱怨:“这题难死了!”以往我肯定会怼回去:“抱怨有用吗?动脑筋想呀!”或者干脆说:“写不出来别写,敲桌子有用吗?”这次我调整好情绪,不往深处想,走过去看了看题,说:“确实有难度,但是想难倒你这数学家的小脑瓜还差点吧?”我接着说:“认输也不是你的性格呀,静下心仔细多读几遍题。”女儿一把抢过题:“哼,我又没说我算不出来。”

渐渐地,我学会了认可和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单纯看问题,不再因为她的一句抱怨而焦虑,不过度解读她的情绪,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很多问题也就轻松化解。

文档评论(0)

ZC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