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大运河HGIS大数据与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大运河HGIS大数据与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摘要:大运河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保护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HGIS(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平台融合了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为大运河的保护、开发和管理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大运河历史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历史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大运河的历史变迁、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设计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大运河HGIS大数据与服务平台的设计理念、技术架构、功能模块和实现过程,为我国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大运河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运河面临着诸多保护和开发难题。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管理。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GIS)应运而生。HGIS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大数据技术,能够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HGIS的大运河大数据与服务平台,以期为大运河的保护、开发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1大运河概述
1.1大运河的历史背景
(1)大运河,全称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扩建和整修,最终形成了全长约1794公里的宏大水系。其开凿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据史料记载,大运河在隋朝时期全长约1000公里,经过唐代和宋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庞大体量。这一历史工程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大运河的历史背景与其地理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它穿越了华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和江南水乡等多个地理区域,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各不相同,对大运河的建造和维护提出了不同的挑战。例如,在黄淮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多沙质,容易发生淤积,因此需要定期疏浚;而在江南水乡地区,由于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则需要精心规划航道,以保障航行的安全。这些地理条件的差异,使得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工程中都伴随着技术创新和工程智慧的结晶。
(3)大运河的历史发展历程中,许多重要事件都与之密切相关。例如,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联系,于公元605年开始大规模开凿大运河,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还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到了唐代,大运河的运输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宋代时,大运河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不仅连接了南北,还沟通了东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元、明、清三代,大运河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国家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纽带。
1.2大运河的地理特征
(1)大运河的地理特征显著,其流域覆盖了中国东部地区,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这条运河穿越了多种地形地貌,包括平原、丘陵、山地和水网密集区。其中,平原地区占主导地位,为运河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通航条件。据统计,大运河沿线平原面积约为1.2亿亩,占总流域面积的70%以上。以山东运河为例,其穿越的鲁西北平原,地势平坦,河床稳定,是运河重要的运输通道。
(2)大运河沿线的气候类型多样,从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到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对运河的航运和水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北方,运河沿线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河水容易结冰,航运受到限制;而在南方,运河沿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有利于航运的全年进行。以江苏扬州为例,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约为1100毫米,运河在此段全年通航。
(3)大运河的河道特征丰富,包括河床、河岸、桥梁、码头等。河床主要由沙土、泥沙等组成,易于疏浚和维护。河岸则多为土质或石质,坚固耐用。桥梁和码头是运河重要的配套设施,其中桥梁有石拱桥、木桥等多种形式,码头则多为土石结构,便于船只停靠和货物装卸。以北京通州段的通州大桥为例,该桥为古代著名石拱桥,全长约105米,是运河上重要的交通枢纽。
1.3大运河的文化价值
(1)大运河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上。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大运河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大运河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更替,成为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只松鼠内控ppt.pptx VIP
- 2010 Actors and Directors in each lecture(latest).ppt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单选题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VIP
- FA458粗纱机说明书教程.doc
- 寒假预习讲义01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2024-2025学年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docx
- 中职课件:心里健康与职业生涯全册课件.pptx
- 生产工艺程序操作步骤及预防措施处理解析.pdf VIP
- 输血反应与应急预案.ppt VIP
- 202105混合流水车间调度HFSP优化GA算法Matlab实现教学视频资料.pdf
- 二次函数与全等、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共19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