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
DB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DB4117/T245.2—2019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第2部分美国白蛾
2019-07-30发布2019-07-30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245.2—2019
I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及定义 1
4美国白蛾的调查 1
5美国白蛾的防控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美国白蛾生活史(驻马店) 5
DB4117/T245.2—2019
II
前言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规范》由总则和各分则组成。总则是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的通用要求,可单独使用;分则是各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与防控要求,与总则配套使用。
本次发布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规范》为第2部分美国白蛾,以后根据工作需要再视情况增补。
本标准中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驻马店市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驻马店市薄山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大整,崔晓琦,朱洪,陈元兵,李娟,刘奇,刘少强,邵明春,刘翠鸽、杨谦,陈星、王志敏,杨秀丽,李建武,赵来,李京泽,徐彬,王德军
DB4117/T245.2—2019
1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第2部分美国白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驻马店市美国白蛾的术语及定义、调查和防控。本标准适用于驻马店市美国白蛾的调查和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474-2009美国白蛾检疫技术规程LY/T2111-2013美国白蛾防治技术规程
LY/T1704白蛾周氏啮小峰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LY/T1915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美国白蛾
属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属于世界检疫性有害生物,是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可危害多种林木、农作物和野生植物,以危害阔叶树为主。在驻马店市的生活史参见附录A。鉴定特征参见GB/T23474-2009中的附录C。
3.2
幼虫网幕
美国白蛾1龄~4龄幼虫群集取食危害寄主叶片,吐丝将被害叶片包围形成网幕。
3.3
扩散幼虫
4龄后的美国白蛾幼虫脱离网幕分散危害,进入暴食期,且有极强耐饥饿能力。
3.4
周氏啮小蜂
属膜翅目、姬小蜂科,是目前人工培育控制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昆虫。
3.5
检疫性有害生物
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微生物、杂草等。
DB4117/T245.2—2019
2
4美国白蛾的调查
4.1寄主植物
以调查美国白蛾喜食树种为重点。
驻马店市常见的喜食树种有复叶械、白蜡、樱花、杏、柿、桑、榆、法国梧桐、樱桃等;
驻马店市常见一般喜食树种有杨、柳、桃、梨、刺槐、臭椿、山楂、泡桐、核桃、枫杨等。
4.2调查时间
调查的最适时期是美国白蛾的幼虫网幕期,根据美国白蛾生活史和驻马店市的气候特征,第1代幼虫调查时间为5月10日—5月31日,第2代幼虫调查时间为7月10日~7月20日,第3代幼虫调查时间为8月20日~9月10日,根据当年天气和温度适当进行调整。
4.3调查方法
在监测区,首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踏查,踏查方法按照《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的4.1执行。
以自然村、居民区、机关单位为调查点,公路以道班、铁路以站段、街道以街区为调查单位,平原区农田防护林网以路为调查单位。每调查单位要抽查10%~30%的树木,观察树上网幕。第1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2、3代幼虫网幕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
经过踏查,如果发现疫情,应立即对疫情发生区设立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标准地调查按照《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的4.2执行。
每年4月上旬越冬蛹羽化后,至10月第3代幼虫化蛹前,可悬挂诱虫灯和性引诱剂对成虫进行监测调查,具体按照《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的4.3执行。
4.4发生(危害)程度
参照LY/T1681—2006,根据有虫(网)株率,将被害程度分为轻、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117T 282-2020 青贮玉米集成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17T 281-2020 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17T 280-2020 强筋小麦郑麦7698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17T 279-2020 强筋小麦西农511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17T 277-2020 春季红薯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17T 273-2020 农产品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维护维修管理指南.docx
- DB4117T 272-2020 丹参莲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17T 270-2020 驻豆19绿色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17T 245.6-2023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重阳木锦斑蛾.docx
- DB4117T 245.5-2020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5部分:杨树黑斑病.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