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唐朝时辰制度.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朝时辰制度

胡姬吟,灯笼挂,炊烟起。长安城午时初,开市交易,这是大唐都城百姓的作息。中国人擅长从大自然中总结规律,将一日划分为十二个时辰规范着人们的劳作、饮食、起居、婚丧嫁娶。

在古代农业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早睡早起”是主流。毕竟古代没有电灯,点蜡或者油灯的成本高,大部分人是没有“夜生活”的。

在大唐长安,作为百万人口之大城市的核心区域,维护天子所在地的治安管理堪称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入夜之际,城市街道便会敲响“街鼓”,共计800响,同时城门亦随之关闭。待到黎明时分,街鼓再次响起3000响,标志着市区、坊市、买卖场所纷纷开启。此时,长安城的几处城门亦渐次敞开。街鼓,在唐朝俗称“咚咚”。张籍诗中即有“六街朝暮鼓咚咚,禁兵持戟守空宫”的诗句。

除此之外,以对日月星辰的观测为基础,中国古代社会建立起一套实用的计时制度。这套计时制度又由三种计时方法组成,分别是十二时辰制、百刻制和更点制。唐代以后的计时把百刻制和十二时辰制结合起来。但其实更早的时候,中国古人已经知道了时辰与刻的换算关系。

现代社会的计时虽然早已不再使用十二时辰制、百刻制和五更制,而改用了冠以“现代”和“科学”之名的小时、分、秒。但和时辰、百刻、五更一样,时间表达的依然不仅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节奏,更是宇宙脉搏的律动。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