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家长会 高三下学期家长会.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沟通内容:备考状态、是否有备考误区、在校在家学习情况沟通时机:学习态度变化明显、成绩大起大落、大考之后、家长会后******************************和孩子一起高考做孩子坚实后盾——倾听孩子心声,做一个优秀的考生家长高三(x)班第一次全体家长会距离高考还有XXX天距离高考还有2个月的时间我们没有彷徨、喘息、出错的时间,任何一点细节小事不能怠慢!备战高考,学生与试卷最亲、与老师最亲、与家长最亲。

一、关于考试成绩班级前20名名次姓名名次姓名名次姓名名次姓名1葛刘晓6闫静雯11周静蕾16高修敏2孟琰7董政阳12陶宗建17方艳丽3鲁红霞8仝宁13彭永达18刘靖4武之浩9王龙博14赵述跃19赵振斌5赵永友10赵德晴15崔建垚20张美玉各科前十名排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1林子萌鲁红霞崔建垚赵永友李晶晶苑四平2胥青源刘义栋张美玉赵振斌孟琰赵永友3林发军武之浩赵德晴刘义栋武之浩武之浩4花艺蓉葛刘晓张晓敏葛刘晓季兴超刘德可5刘兰果刘靖马文琪武之浩王龙博陶宗建6葛刘晓高修敏周静蕾鲁红霞鲁红霞赵述跃7温淼淼仝宁葛刘晓彭永达闫静雯高修敏8姜京京王龙博方锐高修敏刘新举葛刘晓9赵德晴赵永友吴敏孟琰陶宗建仝宁10陶宗建孟琰魏广喆董政阳刘德可王钦帝

二、如何看待成绩期中考试成绩一出,多少家长就急着问孩子到底考得好不好。

可不管成绩是好是坏,老师都要提醒家长:

“要和孩子在一起打败问题,千万不要和问题在一起,打败孩子!”

下面几点,正是老师想对家长说的掏心话。

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为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保驾护航。

1.成绩不代表一切一个班级总有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有学生考高分,也有学生考低分。成绩只是个简单的数字,并不意味着一切。家长应该透过数字看到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用“言传”去鼓励孩子,用“身教”去影响孩子,让他正视学习,争取进步。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100分,但写字好的孩子将来能当书法家,爱画画的孩子将来能当画家,口才好的孩子将来能当外交官……

2.请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待孩子的成绩,最好的态度是以平常心对待,“不以成绩好喜,不以成绩差悲”。和孩子一起,找到问题,并打败它,而不是用问题去打败孩子。成绩只是一时的,让孩子从考试中发现问题,得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每一次考试都是孩子的一次珍贵蜕变,可惜只有1%的家长知道!任何一场考试,都要想尽办法挖掘出最大的教育价值,不能止步于收获一个分数。3.先抓习惯,

先定心态,再谈成绩!

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反应,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您的一句话,影响力远大于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

比起孩子有没有考高分,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形成好的习惯和心态,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条万能公式就是:端正的态度+良好的习惯=理想的学习成绩。

孩子的学习心态和习惯比成绩重要百倍!

98分和100分并没有什么差别,重要的是让孩子爱上学习,并且善于学习。4.教育的问题,

本质上是大人的问题

孩子本是一张白纸,他的所有行为是对父母的模仿,他的所有知识来自于学习。一旦孩子出问题了,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大人。经常有家长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似乎不用怎么管,自己就能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却不知道,这些孩子的父母连睡觉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只有把教育的责任归咎于自己而不推脱给孩子的时候,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不断学习与提高的成功父母和老师。

教育教育,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老师“教”的,始终是课本上的知识,孩子最终的教育成果,离不开父母课外的“育”。学校教育很重要,但家庭教育更不容忽视。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就对孩子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5.成绩第一名和倒数的孩子,差距真的不在老师,在于……

6.家庭教育三个关键:陪伴、阅读和习惯“优生”不全是老师教出来的,“差生”也不全是学校培养的。孩子身上的好品质,几乎都来源于家庭,少不了家长的悉心培养。新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陪伴孩子阅读,阅读会让孩子更加自信、理性、平和、乐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