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
PAGE
1-
护士交班报告的书写范文(实用4)
一、病人概况
1.1.病人基本信息
(1)患者姓名:张三,男,现年58岁,身份证号码患者于今日上午8时30分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病史15年,长期服用降压降糖药物。患者入院前一周出现胸部疼痛,伴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自行服用硝酸甘油后症状未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2)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体温37.5℃,脉搏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0/100mmHg。患者神志清醒,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全身无力。体格检查发现心前区有压痛,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植入支架一枚,目前病情稳定,正在监护室内接受治疗。
(3)患者目前用药情况:已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治疗;给予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扩张冠状动脉药物;给予他汀类调脂药物降低血脂;给予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患者饮食以低脂、低盐、高纤维为主,每日监测血糖、血压、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
2.2.病人入院诊断
(1)患者入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这是由于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所致。患者入院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2)患者入院时伴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这两种慢性疾病可能加重了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并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高血压病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则加剧了血管内皮的损伤,增加了心肌梗死的风险。
(3)患者入院时的心肌酶谱检查结果显示肌酸激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水平明显升高,这是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标志物,进一步证实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同时,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也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提示心肌收缩功能受损。
3.3.病人病情变化
(1)患者入院后,病情经过初期治疗,于入院第二天出现胸部疼痛加剧,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至90/60mmHg。经紧急心电图复查,提示心肌梗死范围扩大,考虑为再灌注治疗后的再发心肌梗死。
(2)患者在入院第三天,体温开始升高,最高达38.5℃,伴有咳嗽、咳痰,痰液呈黄色。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考虑可能存在肺部感染。患者已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密切监测体温和呼吸状况。
(3)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于入院第五天出现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压痛,肌紧张,考虑可能存在急性胆囊炎。患者已暂停抗血小板药物,并给予解痉、止痛及抗感染治疗。
二、治疗与护理措施
1.1.治疗方案执行情况
(1)患者入院后,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指南,立即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以预防血栓形成。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以降低血栓风险。患者已连续应用上述药物三天,目前未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
(2)患者入院当天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并成功植入一枚支架。术后,患者接受了抗心肌缺血治疗,包括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和单硝酸异山梨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流。治疗期间,患者的心电图监测显示心肌缺血症状有所改善。
(3)患者入院后,医生根据患者的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变化,调整了抗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案。除了上述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外,患者还接受了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波立维和抗凝药物华法林。同时,患者接受了降脂治疗,以控制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2.2.护理措施执行情况
(1)患者在监护室内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患者被安置在舒适、安静的病房中,保持室温在22-24摄氏度,湿度在50-60%。患者床铺保持整洁,每日两次进行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此外,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每小时监测一次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
(2)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沟通,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通过与患者的交谈,了解其对病情的了解程度和对治疗的配合意愿。同时,护理人员向患者解释了治疗的目的和过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此外,护理人员还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共同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3)护理人员严格执行饮食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患者每日三餐定时定量,保证营养均衡。对于食欲不佳的患者,护理人员及时调整饮食,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3.3.特殊护理记录
(1)患者入院后,由于病情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在特殊护理记录中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在记录中,特别关注了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