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演讲者:日期:
目录01火灾案例02火灾成因03如何预防04消防知识
火灾案例01第一部分
火灾案例一1985年4月18日,哈尔滨的白天鹅宾馆发生火灾。火灾由旅客酒后吸烟引起,造成10人死亡,其中9人因跳楼逃生不幸摔死。这场火灾让人们意识到酒店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推动了相关法规的完善。
火灾案例二1987年5月6日,中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火灾持续多日,过火面积达133万公顷,造成193人死亡,226人受伤。这场火灾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并推动了森林防火措施的加强。
火灾案例三1993年8月12日,中国北京市的隆福大厦发生火灾。火灾由日光灯镇流器短路引发,烧毁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48.9万元。这场火灾让人们认识到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重要性,并推动了相关法规的完善。
火灾案例四1994年11月27日,中国辽宁省阜新市的艺苑歌舞厅发生火灾。火灾由舞客未熄灭的烟头引发,造成233人死亡,19人受伤。这场火灾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歌舞厅火灾之一,促使中国加强了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
火灾成因02第二部分
随地乱扔烟头吸烟者随意丢弃未熄灭烟头,其表面温度高,遇到纸张、织物等易燃物极易引发火灾。在干燥的户外环境,如森林、草丛,一个烟头可能引发大火,破坏生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扑救困难。
违规作业无动火许可且未做好防火措施便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高温火花和熔渣易点燃周围易燃材料。建筑工地常因工人违规操作引发火灾,一旦起火,火势蔓延迅速,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燃气泄漏燃气管道老化、接口松动或阀门未关严,燃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电火花便会爆炸燃烧。老旧居民楼中这种情况较多,燃气泄漏引发的爆炸威力巨大,会对整栋楼造成严重破坏。
森林枯枝落叶堆积森林中大量枯枝落叶未清理,干燥气候下遇火源迅速燃烧,引发森林大火,火势蔓延极快,难以控制,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还会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
如何预防03第三部分
规范燃气使用使用燃气后及时关闭阀门,定期检查燃气管道接口是否松动,用肥皂水检测有无泄漏。安装燃气报警器,一旦检测到燃气泄漏能及时发出警报,同时保持厨房通风良好,降低燃气火灾风险。
定期检查线路每月对家中电线、插座、电器等进行外观检查,查看有无破损、异味或异常发热。每年聘请专业电工进行深度检测,及时更换老化部件,避免电气故障引发火灾,确保用电安全。
定期清理易燃杂物家庭、小区、单位要定期清理堆积的易燃杂物,如落叶、废纸、废旧家具等,特别是在楼道、阳台、仓库等区域,避免杂物堆积引发火灾。及时清理这些易燃物,能够减少火灾隐患,保持环境整洁和安全。
配备消防器材家庭和办公场所应配备灭火器、灭火毯等,放置在显眼且易于取用处。参加消防培训,学习正确操作方法,火灾初期可迅速灭火,遏制火势蔓延,减少损失。
消防知识04第四部分
?易燃易爆物储存规范像乙醇、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专门的防爆柜中,置于阴凉、干燥且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明火和高温设备,如炉灶、暖气等。储存场所要张贴醒目的警示标识,严格限制无关人员进入,严禁在附近使用产生明火或电火花的工具,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应急照明重要作用火灾突发时,应急照明是逃生的重要指引。公共场所的应急照明需定期维护,确保亮度和时长符合标准。家庭可准备手电筒,定期检查电池电量。熟悉应急照明设备的位置,断电后借助其光亮,快速找到疏散路线,避免在黑暗中迷失方向,顺利逃生。
车辆防火安全要点车内不要放置打火机、充电宝等高温下易爆炸或易燃的物品,特别是在阳光暴晒的车内。定期对车辆的电路系统、油路进行检查,查看线路有无破损、老化,油箱有无渗漏。行驶中发现异味或冒烟,立刻停靠路边,疏散乘客,使用车载灭火器灭火,并拨打救援电话,确保行车途中安全无虞。
浓烟环境逃生技巧火灾产生的浓烟含有毒气体,逃生时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因为烟雾一般向上飘散,低处空气相对较好。用湿毛巾折叠多层捂住口鼻,若有防毒面具应迅速佩戴,减少有毒气体吸入,增加生存机会,保护呼吸系统免受侵害。
THANKYOU!感谢倾听!演讲者:日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