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97.220
CCSY5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546—2022
公共健身步道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publicfitnesstrails
2022-11-03发布2022-12-03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546—2022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体育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反兴奋剂中心)、浙江省体育产业联合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文聪、阚洁、林凤蕾、毛旭江、王珏、徐孝辉、吴珏、陈铭、娄毅平、孙如刚、李巍霞、陈婧、周晨楠、方百渠。
DB33/T2546—2022
1
公共健身步道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健身步道建设的总体原则、选址、选线、路面、导向系统和驿站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健身步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2893(所有部分)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10001(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T15566(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T19095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GB/T20501(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公共健身步道publicfitnesstrails
位于户外公共活动区域,依托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山地、森林等地建设,交通便利、生态较好,可供健走、跑步、登山、远足等运动的道路,包括健走步道(3.2)和登山步道(3.3)。
3.2
健走步道fitnesswalkingtrails
位于地形平缓区域,路面符合运动锻炼要求,依托和串联各类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可供健走、跑步等运动的道路。
3.3
登山步道hikingtrails
位于山地区域,路面保持原生态,依托山脉走势和地形特点,串联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农业观光区、特色乡村、农家乐等,可供登山、远足等运动的道路。
4总体原则
DB33/T2546—2022
2
4.1因地制宜,采用各项有效措施满足生态、环境、文物保护、安全、防汛、防地质灾害等要求。
4.2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者健身休闲、登山运动需求为目的,以使用者流量和流向为依据,布局合理、安全、顺畅、便捷。
4.3以找代建,合理利用已有道路资源,可与公园、绿道、古道、游步道、森林步道等合并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其他用地。
5选址要求
5.1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国土空间规划、自然生态保护区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要求。
5.2应选择在居民区周边便捷可达、环境协调的区域。
5.3应选择在山地资源丰富、地质稳定、便于基础设施接入的区域。
5.4应避开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山洪暴发、易发泥石流、风雪灾害等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危险区域。
5.5应避开生态环境脆弱、生态资源承载能力差、野生动物保护的区域。
5.6优选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区域。
5.7优选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的区域。
6选线要求
6.1应具备完全的通达性,与其他道路、居民区、公共设施、景区等相连接,无断路、无死路。
6.2应人车分流,减少与交通道路、骑行道的重合。
6.3宜串联成网,以线状步道为基本形状,以环状步道和网状步道作为优选形状。
7路面要求
7.1步道应由主步道及两侧的缓冲带构成。健走步道的主步道路面宽度应大于1.5m;登山步道的主步道路面宽度,应大于0.6m,在出入口等人流较大处应大于1.5m,新修建的应小于2.5m。缓冲带每侧
宽度应大于0.2m。
7.2步道可具有坡度。健走步道线路坡度宜小于8%;登山步道线路坡度为15%~25%时,长度应控制在1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1_T 1495-2024 商业保理合同规范.docx
- DB31_T 1497-2024 无人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docx
- DB31_T 310020-2024 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ocx
- DB33_T 769-2022 农业用水定额.docx
- DB33_T 852-2022 海塘工程安全评价导则.docx
- DB33_T 2540-2022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评价规范.docx
- DB33_T 2541-2022 健康体检服务规范.docx
- DB33_T 2542-2022 餐饮计量规范.docx
- DB33_T 2543.1-2022 智慧矫正 第1部分:信息化核查.docx
- DB33_T 2550-2022 能源大数据中心通用架构和技术要求.docx
最近下载
- 三只松鼠内控ppt.pptx VIP
- 2010 Actors and Directors in each lecture(latest).ppt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单选题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VIP
- FA458粗纱机说明书教程.doc
- 寒假预习讲义01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2024-2025学年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docx
- 中职课件:心里健康与职业生涯全册课件.pptx
- 生产工艺程序操作步骤及预防措施处理解析.pdf VIP
- 输血反应与应急预案.ppt VIP
- 202105混合流水车间调度HFSP优化GA算法Matlab实现教学视频资料.pdf
- 二次函数与全等、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共19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