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4117T 169.31-2019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31部分 鸡滑液支原体病.docxVIP

DB4117T 169.31-2019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31部分 鸡滑液支原体病.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DB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DB4117/T169.31—2019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第31部分鸡滑液支原体病

2019-09-30发布2019-09-30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169.31—2019

I

前言

为了规范滑液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技术,保证为滑液支原体感染的疫情风险评估与预警预报提供依据,在参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和有关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畜牧兽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正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沈丘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平顶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双、许瑞、刘明莉、陶顺启、郭小玲、陈娇君、王楠楠、左志丽、刘冠博、尚亚丹、李俊超。

DB4117/T169.31—2019

1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第31部分鸡滑液支原体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鸡滑液支原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任务、范围、工作程序及工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辖区内鸡滑液支原体病的发生情况、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流行强度及流行规律的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541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NY/T553禽支原体PCR检测方法

DB4117/T169.1-2014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DB13/T679-2005鸡支原体病、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鸡滑液支原体病

鸡滑液支原体病又称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病原为滑液支原体,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该病病程长,病鸡表现为精神差,羽毛粗乱,消瘦,喜卧,死亡率低,关节肿大,滑液囊和腱鞘发炎症状明显,严重影响鸡的生产能力。

3.2动物疫情测报网络

简称测报网络,是由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为监测主体,以部分养殖企业为监测网点所组成的动物疫情测报系统。全市测报网络分为市级和县级。

3.3市、县级测报网络

分别指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的测报网络。

3.4市、县级动物疫情测报网络监测网点(简称市、县级监测网点)

分别指由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监测的样品采集点。

4诊断指标

DB4117/T169.31—2019

2

4.1流行特点

急性感染见于4~16周龄,偶见于成年鸡;慢性感染可见于任何年龄;经卵传播的雏鸡在4~6日龄发病。本病既可经种蛋垂直传播,也可经污染的器具、饲料、饮水、飞沫或尘埃经呼吸道吸入等水平传播,在同一鸡舍内传播很快,但在鸡舍间不易传播。潮湿、寒冷的环境及空气中氨的浓度增加,都可加重其感染程度。

4.2临床症状

自然接触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11~21天,经蛋垂直感染的雏鸡可在1周龄内发病。不同类型的致病力有较大差异,故临床上,有些病例表现为严重的关节病症,而另外一些病例则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也有二者兼而有之的。关节型病例:感染初期,病鸡精神尚好,饮食正常;病程稍长,则精神不振,独处,喜卧,常呆在料槽和水槽边,食欲下降,生长停滞,消瘦,脱水,鸡冠苍白,严重时鸡冠萎缩,呈紫红色。典型症状是跗关节和跖关节肿胀、跛行,甚至变形;慢性病例可见胸部龙骨出现硬结,进而软化为胸囊肿。成年鸡症状轻微,仅关节肿胀,体重减轻。呼吸型病例:表现为打喷嚏,咳嗽,流鼻涕,常在接种活疫苗或遭受其他应激如断喙、大风降温后出现呼吸道症状,排绿色粪便。

4.3剖检病变

发病鸡初期无病变。发病中期,病鸡胸骨的滑液囊、跗关节周围腱鞘的滑液囊中可见有淡黄色的清亮的胶冻样粘液,随患病时间增加,逐渐变成浑浊粘稠的乳酪样黄白色渗出物。慢性病例的关节表面有橘黄色干酪样物,随病情进展在关节或其附近的腱鞘和肌肉间,爪垫内有浅黄色渗出物、黄色糊状或干酪状物。个别伴有呼吸道发病的病鸡有时可见气囊炎。

4.4实验室诊断

4.4.1样品采集

按照NY/T541的规定执行并填写样品采集登记表(详见附录D)。

4.4.2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