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规范化建设运行评价导则
EvaluationguidelineforStandardizedConstrutionandOperation
ofMunicipalSolidWasteIncinerationProjects
(征求意见稿)
2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行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关于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规范化安全、可靠、环保运行评价,制订规范化建设运行评价导则。
垃圾焚烧目的在于发展最小资源消耗、适宜废物梯级利用、最大化垃圾热能回收、最小化垃圾终极处置的预防性环境管理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保持富而能俭传统,建立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本规范化建设运行评价导则与高效清洁焚烧评价标准同是以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和现行法律法规为基础,以工程技术理论为支撑、经济效益为驱动力、环境质量为目标。两者编制的指导思想同是遵循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废品回收、转化利用、能源回收和剩余填埋”的分类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熵增基本规律,从物质的生命周期视角,寻求以消耗社会与自然资源、占用环境容量、能量回收利用为代价的最佳可行废物管理结果。两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前者是基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达到安全、可靠、环境指标的规范化建设运行导则;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遵照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能效指标的精细化运行管理。总之,本规范化建设运行评价体系与清洁焚烧评价体系具有相同的工程基础,并具有内容的衔接与互补性,以及编制结构的独立性和关联性。由此可知,本导则与现行的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不属同一体系,但从行业传承与发展视角,本导则可视为是基于工程理论基础,深化工程基础、方法与内容。为此,本导则仅就评价结果沿用“AAA等级”且不再涉及其他等级。
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等级评价工作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环境卫生处直接指导,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以下简称“中环协”)组织实施。本导则是由中环协所属具备编制项目规范化建设运行评价能力与实力的焚烧项目评价团队,得益于十多年等级评价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在基础性、适用性与科学性研究基础上总结出的成果。
本规范化建设运行评价导则主要内容有:1总则;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4焚烧项目规范化建设运行评价的基本规定,包括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评价基础、边界条件、系统设备配置评价、规范化运行管理评价、焚烧污染物控制评价;5指标释义,包括生命周期的生活垃圾与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在不同状态下的平衡关系、恶臭控制评价方法、规范化建设运行评价指标体系;6规范化建设运行评价方法,包括评价概述、评价程序、分值计算方法、评审专家职责。
本导则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根据评价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与解释。主编单位: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
参编单位:中环协生活垃圾焚烧专业委员会
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润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中环智慧环境有限公司
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嘉定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导则起草人员:导则审查人员:
目录
前言 2
1总则 6
2术语 8
3焚烧项目规范化建设运行评价的基本规定 10
3.1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评价基础 10
3.2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规范化评价的边界条件 11
3.3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系统设备配置评价 13
3.4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规范化运行管理评价 14
3.5焚烧污染物控制评价 16
4指标释义 18
4.1生命周期的生活垃圾与垃圾处理 18
4.2生活垃圾在不同状态下的平衡关系 18
4.3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 19
4.4恶臭控制评价方法 21
4.4.1评价指标的确定 21
4.4.2垃圾焚烧项目混合垃圾的恶臭评价方法 21
4.5规范化建设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22
5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规范化建设运行评价方法 27
5.1评价概述 27
5.2评价程序 27
5.3综合评价分值计算方法 29
5.4评审专家职责 29
规范性引用文件 30
Contents
Preface 2
1GeneralProvisions 5
2Terms 7
3BasicProvisionsfortheEvaluationoftheStandardize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