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部分学校高二4月联考语文试题.docx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部分学校高二4月联考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4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的写作活动最早开始的时候,其主要功能是助力生计。帮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维持人类的生命代谢延续,这就是标记备忘的写作助力生计的功能。人类的写作是人的思维本质的必然体现。

人脑结构从猿人到智人的进化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语言也同时发展起来了,这给智人为生存而记事的写作提供了生理基础。古代,人的语言发展起来了,那么人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交流,那就要采用约定俗成的语言才能交流。而语言的约定俗成在一定的时期有其限定性与稳定性,这样氏族部落或者智人的社会人群才可以无障碍地交流。在古代,人的语言运用中约定俗成的规则,荀子在其《正名》篇就讲得很清楚:“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这正如索绪尔所指出的那样:“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任何表达手段,原则上都是以集体习惯为基础的,或者说,以约定俗成为基础。”

从远古时代的智人阶段开始,人类在狩猎活动中,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在简单的劳作中,在食物的存储事务中,往往借助一定的物品、记号来进行标记备忘信息的写作,诸如结绳记事,珠贝传令,摩崖勒石……人类以这样的方式,记录生活事件、日历变化、劳动过程、制作工具陶器等等活动。这样的写作活动采用的媒介主要是绳子、石崖、竹筒、兽皮、骨板、珠贝等,采用象形、会意等文字符号记录原始智人的生活历史。当人的思维发展起来后,人类对客观世界必然就有某种表达的欲望,人要借助语言及写作来认识自然万物,以及人本身,因而,写作就成了人的思维本质,写作也就成为人的本质了。

因为人要思想,要探求客观世界的奥秘,所以就必然要寻求表达。无论是口头的表达也好,还是借助物质媒介的表达也好,这些都是人的思维本质的体现。司马迁提出“发愤著书”,钟嵘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之舞咏”,韩愈提出“大凡物不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所有这些观念都表明写作是人的思维本质的体现,也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体现。

随着社会发展,写作的媒介在不断地发展,写作的功能便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尤其是纸张和印刷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为写作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工具,人类的写作就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稳定时期。如今,电子媒介迅速发展,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写作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更好地有助于人类经世致治、勒石铭功。人们运用约定俗成的写作程式管理社会,发布政令,协商沟通。写作连接着社会管理的系统工程,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体现。周文王被拘而演绎《周易》,实乃是他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治理世界的大道。孔子《论语》篇讨论了许许多多的治理国家的大道,甚至提出了具体的治理之策。至于《孙子兵法》乃治军强国之方。苏东坡曾经为皇上起草诏书国文,每一篇文本中都浸渍着治国的良苦用心。

现代也有两篇著名的文章可为今之历史之镜鉴:一是《我的第一张大字报》,开始了国内十年的乱象,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启了中国四十年的富国富民的大道。所以曹丕在《典论》中公开宣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写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具有经世致治、勒石铭功的价值的。

(摘编自《写作存在之终极价值断思散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写作活动的主要功能是助力生计,同时人类的写作也是人的思维本质的必然体现。

B.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在一定的时期有其限定性与稳定性,所以人的语言就发展起来了。

C.结绳记事、珠贝传令等方式是人类通过借助一定的物品、记号来进行标记备忘信息的写作。

D.随着社会发展,纸张和印刷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人类的写作处在一个相对不稳定的时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引用《正名》篇中之语和索绪尔说的话,论证了古代人约定俗成的语言运用规则。

B.文章的第三段和第五段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从而使论证更有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探讨了写作活动从古至今的发展和意义,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D.文章第四段将司马迁、钟嵘和韩愈三人的观念进行对比,揭示了写作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脑结构从猿人到智人的进化过程中,思维的发展给智人为生存而记事的写作提供了生理基础。

B.从绳子、石崖、竹筒、兽皮等媒介到纸张媒介再到今天的电子媒介,写作活动不断地在更新变革。

C.苏东坡曾为皇上起草诏书国文,体现了他治国的良苦用心和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治理世界的大道。

D.从古至今,大量的事实和道理证明:人类的写作不是为了助力生计,而是要经世致治、勒石铭功。

【答案】1.C

2.D

3.B

【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