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2T 3610.2-2025 道路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终端及测试方法.docx

DB32T 3610.2-2025 道路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终端及测试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03.220

CCSR87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610.2—2025

代替DB32/T3610.2—2019

道路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终端及测试方法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intelligentmonitoringsystemofroadtransportvehicles—Part2:Terminalsandtestprocedures

2025-02-06发布 2025-03-06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 版

DB32/T3610.2—2025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Ⅴ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2

基本要求 3

功能要求 4

性能要求 14

测试方法 15

安装要求 26

附录A(规范性)功能配置要求 29

附录B(规范性)不同环境下的光照条件及检测方法 30

参考文献 32

DB32/T3610.2—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DB32/T3610《道路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的第2部分。DB32/T361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平台;

——第2部分:终端及测试方法;

——第3部分:通信协议。

本文件代替DB32/T3610.2—2019《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终端及测试方法》,与DB32/T3610.2—201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准确率”的定义内容(见3.12,2019年版的3.1.2);

更改了“终端组成”各功能设备的组成要求,增加了“盲区监测功能采集模块及数据处理”的要求

(见4.2,2019年版的4.2);

增加了“主存储器”中“SD卡”存储介质满足“存储容量不少于500GB且循环录像时间不低于

150h”的要求(见4.2.2);

更改了“外部设备”中设备功能的要求(见4.2.4,2019年版的4.2.5);e)删除了“车距过近报警”报警功能要求(见2019年版的5.2.3);

增加了“前向碰撞报警”中“监测自车与前车车距,并对碰撞时间进行估计”以及“远程报警”内容的要求(见5.2.2);

更改了“车道偏离报警、生理疲劳驾驶报警、抽烟报警、操作手持电话报警”预警中车速大于

30km/h的要求(见5.2.3、5.3.3、5.3.5、5.3.6,2019年版的5.2.4、5.3.2、5.3.4、5.3.5);

增加了“前向碰撞报警、车道偏离报警、驾驶辅助功能失效报警、前向主动拍照、交通标志识别、行人碰撞报警”等报警“检出率和准确率不低于95”的要求(见5.2.2、5.2.3、5.2.4、5.2.5、5.2.6、5.2.7);

增加了“前向碰撞报警、车道偏离报警、生理疲劳驾驶报警、长时间不目视前方报警、双手同时脱离方向盘报警”等报警“相同报警连续触发时间间隔为120s”的要求(见5.2.2、5.2.3、5.3.3、5.3.4、5.3.10);

更改了“生理疲劳驾驶报警、长时间不目视前方报警、抽烟报警、操作手持电话报警”等报警“检出率和准确率不低于95 ”的要求(见5.3.3、5.3.4、5.3.5、5.3.6,2019年版的5.3.2、5.3.3、5.3.4、5.3.5);

增加了“交通标志识别、行人碰撞报警”中不同环境下正常工作状态的要求(见5.2.6、5.2.7);l) 更改了“前向碰撞预警、车道偏离报警、行人碰撞报警、生理疲劳驾驶报警、长时间不目视前方报

警、抽烟报警、操作手持电话报警”等报警级别触发条件的技术要求(见5.2.2、5.2.3、5.2.7、5.3.3、5.3.4、5.3.5、5.3.6,2019年版的5.2.2、5.2.4、5.2.8、5.3.2、5.3.3、5.3.4、5.3.5);

m)增加了“驾驶员身份识别”的技术要求(见5.3.2);n)增加了“驾驶员未系安全带”的功能要求(见5.3.12);o)增加了“电子路网地图”的功能要求(见5.4.2);

p)删除了“报警证据采集”的要求(见2019年版的5.4.6);

DB32/T3610.2—2025

q)更改了“盲区监测报警”的功能要求(见5.5.3,2019年版的5.5.3);r)增加了“视频显示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