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附录古诗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语言生动清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之孤独、寂寞、惆怅的心境。第二句,诗人笔锋一转,直率坦言,喻“秋日胜春朝”,一个“春”字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展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第三句,描绘了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一鹤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的富有活力的秋景图,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一个“排”字,呈现出非凡气势,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尾句,“引”字不仅隐含着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勇的豪情壮志,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
【题海拾贝】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和表达方式?
2.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情景。
3.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和“引”字的表达效果。
4.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及其所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理解。
1.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议论的表达方式,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2.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那凌云的白鹤,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诗人描绘了万里晴空白鹤冲天的图景,表现了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白鹤凌空而起、一飞冲天的气势;“引”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因看到白鹤冲天而迸发出的豪情壮志。“排”和“引”二字表现了诗人奋发进取、豁达乐观的情怀。
4.刘禹锡诗中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翱翔天空,矫健凌厉,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他的诗构思新奇精巧,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著有《李义山诗集》。
【作品赏析】
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北”,就是北方,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友人。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诉说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
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题海拾贝】
1.第二句除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么理解的?
3.试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秋”这一意象的作用。
4.“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意蕴丰富,请赏析。
5.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
7.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暗示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以及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的郁闷、孤寂。
2.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写实,渲染凄清寂寥的情调;第二个“巴山夜雨”是虚写,是想象与妻子团圆,突出重逢的温馨和愉悦。
3.“秋”点明了季节,渲染了寂寥、凄冷的氛围,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孤独和惆怅之情。
4.“涨”字写出了夜雨连绵,秋池水渐渐涨满的情景。作者秋夜听雨时孤寂感倍增,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倍增。
5.这两句是想象两人重逢畅谈的景象,以相见的欢乐,来反衬今夜的苦,反衬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表现离情之深。这两句诗语言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6.表达思念亲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7.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落寞和思乡思亲之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名爱国诗人。他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
他一生笔耕不缀,存诗9000多首,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
文档评论(0)